切根、施肥对羊草典型草原割草场植物群落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he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割草场作为牲畜过冬所需饲料的储备仓库,在畜牧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割草场退化及其改良是目前草地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探索切根、施肥对典型草原割草场的改良效果,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内羊草(Leymus chinensis)典型草原割草场为研究对象,在切根与未切根样地分别进行不同梯度的氮磷养分配比添加,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为退化割草场的改良提供理论指导及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RC3(切根+N12.6g/m2+P2.7g/m2)处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 56.63%(P<0.05);RC2(切根+N8.4g/m2+P 1.8 g/m2)处理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80.32%(P<0.05)。2、切根+施肥增加了羊草种群密度,提高了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施肥使羊草茎叶比值降低,增强了植株的光合作用;但在切根+施肥处理中,茎叶比值升高。3、气候较湿润时,切根处理显著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P<0.05),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群落地上生物量(P<0.05);降水匮乏时,这种作用均不显著(P>0.05)。切根与施肥处理对群落和种群地上生物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4、不同改良措施在短期内对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P>0.05)。5、RC2处理下割草场生产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813 kg/hm2和233.7 元/hm2。综上所述,从生态、生产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在气候较湿润年份,切根+N 8.4 g/m2+P 1.8 g/m2是羊草典型草原割草场最合理的改良措施。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稻属5个不同基因组(AA,BB,CC,BBCC,CCDD),一共25个种作为研究材料。其中二倍体栽培稻包括日本晴(O.nippobare),9311,非洲栽培(O.globerrima);二倍体野生稻包括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斑点野生稻(0.punctuta)和药用野生稻(0.officinalia);异源多倍体野生稻包括小粒野生稻(O.mmuta)、宽叶野生稻(O. l
光合作用是水稻籽粒生物量合成的主要来源。叶绿素是最重要的光合色素,其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光合速率成正比。在前期研究中,我们从水稻辐射诱变库中筛选到一个深绿穗突变体dgp1(dark green panicle 1),其叶色穗色深绿,叶绿素含量较高;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dgp1基因精细定位在水稻1号染色体90kb物理区间,并确定候选基因。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转基因验证DGP1候选基因功能,克隆DGP1
目的:以传统中药复方双丹制剂的有效活性成分丹酚酸B (Sal B)和丹皮酚(Pae)为基础,采用基线等比增减法进行配伍设计,观察不同配比组合对体外实验离体血管舒张和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配比组合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的影响,并最终获得Sal B/Pae对MI/RI最佳保护配比组合;同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观察Sal B/Pae最佳配比组合对大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