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1对肝脏脂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肝脏MST1的表达与MAFLD的关系目的:检测MST1在MAFLD患者、不同营养状态、胰岛素抵抗、肥胖模型中的表达,了解MST1与MAFLD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WB、IHC、IF检测MST1的蛋白表达情况。从以下几个层面分别检测:MAFLD患者肝脏与对照组;WT(C57BL/6J)雄性小鼠各个组织、WT雄性小鼠空腹及再喂养组、WT雄性小鼠普食及高脂组、WT与db/db、ob/ob小鼠;HepG2细胞经BSA与FFA干预组。结果:Mst1在WT雄性小鼠中脾脏、心脏、脑、肝表达较高,肺、小肠中等表达;与空腹基线水平相比,Mst1的m RNA和蛋白水平再喂养时表达增加(P<0.05);MAFLD患者肝脏MST1蛋白表达明显较高(P<0.05);同时与普食喂养的WT小鼠相比,高脂喂养的WT小鼠,db/db、ob/ob小鼠其Mst1在肝脏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较高(P<0.05);在细胞层面,FFA干预条件下MST1表达明显高于BSA组(P<0.05)。结论:MST1的高表达水平与MAFLD、肥胖、胰岛素抵抗正相关。第二部分Mst1调控肝脏脂代谢的体内研究目的:建立肝脏特异性过表达Mst1模型,运用高脂喂养条件诱导MAFLD,研究Mst1在肝脏脂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8w的WT小鼠利用尾静脉病毒注射技术建立肝脏特异性过表达Mst1模型,分别予以普食及高脂饮食喂养。具体分组:NCD+AAV-TBG-m Cherry、NCD+AAV-TBG-Mst1、HFD+AAV-TBG-m Cherry、HFD+AAV-TBG-Mst1。连续喂养16w,每周检测体重、摄食。实验结束,测定肝重、组织染色、血脂、脂代谢重要基因以探索Mst1对于MAFLD的影响。结果:在普食喂养条件下,肝脏特异性过表达Mst1后,其体重、肝重、肝重/体重、摄食、血脂等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高脂喂养条件下,肝脏特异性过表达Mst1后,其体重、肝重、肝重/体重、摄食、血脂明显增加(P<0.05);同时,过表达Mst1小鼠的体型较大,肝脏外观呈现更为严重的脂肪肝形态,HE染色显示肝炎症浸润及气球样变明显加重,油红O染色提示脂滴增加,天狼星红染色证实肝脏纤维化明显加重。脂质代谢基因检测其合成途径上调,摄取、氧化、分解等途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肝脏特异性过表达Mst1会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MAFLD。第三部分MST1调控肝脏脂代谢的体外研究第一节过表达MST1促进肝细胞脂质沉积目的:探讨MST1在FFA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与小鼠原代肝细胞(MPHs)为研究对象,采用1mM FFA(PA:OA=1:2)干预24h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模型。分别采用慢病毒和腺病毒转染进行MST1过表达,探讨MST1在FFA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调控作用。检测肝细胞中脂质沉积及脂代谢重要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HepG2与MPHs中均成功过表达MST1并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细胞模型。在两种细胞中,BSA干预条件下,脂滴沉积、脂质代谢无差异;但FFA干预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LV-MST1与Ad-Mst1组脂滴沉积明显增加,脂代谢合成基因m 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MST1加重FF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第二节抑制MST1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目的:探讨MST1在FFA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与小鼠原代肝细胞(MPHs)为研究对象,采用1mM FFA(PA:OA=1:2)干预24h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模型。慢病毒和腺病毒分别转染HepG2及原代肝细胞进行敲低MST1,双向探讨MST1在FFA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调控作用。检测肝细胞中脂质沉积及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HepG2与MPHs中均成功敲低MST1并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细胞模型。在两种细胞中,BSA干预条件下,两组间脂滴沉积、脂质代谢无差异,与过表达细胞模型结果一致;但FFA干预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LV-sh MST1与Ad-sh Mst1组脂滴沉积明显减少,脂代谢合成基因m 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抑制MST1改善FF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第四部分MST1调控脂代谢的机制研究第一节过表达MST1增加铁死亡敏感性促进肝细胞脂质沉积目的:探索MST1调控脂代谢的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索FFA干预后,过表达MST1细胞死亡相关表型的变化。结果:首先对MST1进行过表达,经BSA与FFA干预。检测细胞活性,过表达MST1降低细胞活性。细胞死亡抑制剂干预显示,铁死亡抑制剂能够逆转MST1及高脂诱导的细胞活性降低。同时FFA干预后脂质过氧化产物堆积,GSH降低,胞内Fe2+堆积,铁死亡关键蛋白(XCT/GPX4下调、FTH下降、TFR增加),但ACSL4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在FFA干预脂代谢紊乱条件下,MST1过表达促进了铁死亡的发生。为了证明在脂代谢紊乱条件下MST1与铁死亡的关系,我们在诱导脂肪变性后分别在MST1干扰组和对照组使用铁死亡抑制剂观察脂质沉积表型。结果证实,在FFA干预条件下,抑制铁死亡改善脂质沉积,降低脂质合成基因表达。结论:MST1通过增加铁死亡敏感性促进脂质沉积。第二节抑制MST1降低铁死亡敏感性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目的:探索MST1调控肝脏脂代谢的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索FFA干预后,抑制MST1细胞死亡相关表型的变化。结果:抑制MST1,经BSA与FFA干预。检测细胞活性,抑制MST1逆转FFA降低的细胞活性。细胞死亡抑制剂干预显示,铁死亡抑制剂能够逆转MST1及高脂诱导的细胞活性降低。抑制MST1的表达,FFA干预后脂质过氧化产物减少,GSH增加,胞内Fe2+堆积减少,铁死亡关键蛋白(XCT/GPX4上调、FTH增加、TFR下降),但ACSL4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在FFA干预脂代谢紊乱条件下,抑制MST1降低了铁死亡敏感性。为了证明在脂代谢紊乱条件下MST1与铁死亡的关系,我们在诱导脂肪变性后分别在MST1干扰组和对照组使用铁死亡诱导剂观察脂质沉积表型。结果证实,在FFA干预条件下,诱导铁死亡逆转抑制MST1降低的脂质沉积与脂质合成基因表达。结论:MST1降低,铁死亡敏感性下降,脂质沉积减少。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超声可视化技术引导下的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联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与单纯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后入路腰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情况。方法选择从2020年5月开始至2021年10月择期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脊柱外科行后入路腰椎
学位
目的:全身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会延长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还会增加术后出血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可改善患者术前不适,减轻术后胰岛素抵抗,但其能否降低全麻苏醒期并发症的风险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术前2-3小时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在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选择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拟于8:00-10:00 AM在全身麻醉下
学位
目的:对于成人单侧轻度移位的下颌骨髁突骨折(骨折移位角度为10-45°,和/或下颌骨升支高度缩短距离≥2mm)的治疗,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NKI、CBM、维普、万方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 CTR)数据库中有关成人单侧轻度移位髁状突骨折的手术与保守治疗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r
学位
目的:褪黑素是人体内一种由松果体分泌合成的类固醇激素,能在人体内发挥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目前许多研究表明褪黑素可以辅助应用于晚期肿瘤的放疗和化疗中,以降低放疗和化疗的不良反应并增加疗效。然而在部分肿瘤的临床试验中,对褪黑素的疗效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筛选收集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利用Meta分析来评价褪黑素在晚期恶性肿瘤放疗和化疗治疗中增加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于Pub Med、Coch
学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脏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65岁老年代谢综合患者1087例,收集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常规、血脂、血肌酐、超声心动图等参数,NLR以四分位法分组,分为低NLR组(NLR<2.03)274例,中NLR组(2.03≤NLR<2.82)269例,高NLR组(2.82≤NLR<3.83)272例,很高NLR组(NLR≥3
学位
寒热错杂病机贯穿溃疡性结肠炎始终,治宜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乌梅丸等相关经方在使用时可以发挥较好的疗效,尤其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但药理机制研究尚不明确,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等调节炎症平衡;或调节肠黏膜生物屏障;或抑制过度的细胞凋亡实现的。本文通过梳理近几年辛开苦降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
期刊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8年12月–2022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关于信迪利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收集4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51例信迪利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男女患者比例为2∶1,≤65岁的患者较多(62.75%);ADR多发生在给药的第1个周期(37.25%)
期刊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2020年7月23日因“右肺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6月余,脑放疗后3月余,现复发”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并收治入院。患者2019年8月5日体检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不适。2019年8月14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CT引导下胸部穿刺,结果提示小细胞肺癌。2019年8月23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门诊,完善影像学评估,CT结果提示:
期刊
目的 评价信迪利单抗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使用信迪利单抗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基本信息,参考药品说明书、数据库等收集相关资料,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信迪利单抗说明书推荐6种适应证,112例患者的数据分析表明,超说明书用药有31例(27.68%),涉及10个瘤种,排名前三的为子宫颈癌(32.26%)、子宫
期刊
背景: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是在多种病理因素作用下导致血栓在肠系膜静脉中形成,引起肠道血液循环障碍,血流受阻,肠蠕动减慢,甚至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肠穿孔、肠坏死的发生。MVT占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5%-15%。但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如腹痛类型和部位不同,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非特异性症状。但随病程进展,血栓范围增大,腹痛加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