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很多,国外的研究重视通过“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已有的研究比较重视问题本身,重视问题解决过程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集中在“解题”和“开放题”研究领域。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系统基于数学“问题解决”进行课程组织和教学设计。以整体的、综合的思维方式建构数学课程,将“问题解决”的思维和操作机制引进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把学习置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通过“问题解决”理解和掌握数学问题背后的知识及与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有效迁移,使学生获得灵活的数学知识和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差,学习被动,机械模仿和套用模式的现象,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效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1.分析了基于数学“问题解决”进行数学课程组织和教学过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问题解决”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概括总结,发现我国“问题解决”在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我国对此领域的研究还比较狭窄,有必要更全面地进行研究;我国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传统数学课程比较,赋予了多元化功能,急需可操作性研究支持,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组织数学课程教学过程的研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2.提出了建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系统的基本思路。对国内外“问题解决”研究领域和研究水平进行了概括总结,指出了我国数学“问题解决”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系统的基本思路。3.对相关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性研究。在对“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建构主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等理论进行系统概述和特点归纳的基础上,在整合、借鉴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了发展性理论研究,为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系统的理论建构奠定了基础。4.给出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系统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分析。在对相关概念“问题”、数学“问题解决”界定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界定数学“问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