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领域是由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以公共舆论为表征的社会生活领域。在这个公共空间内,人们可以针对公共事务自由地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生活的管理。公共领域理论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分析框架,本来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传播到我国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我们认为,肇端于西方的公共领域理论,对理解我国的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只不过我们在应用这个范畴用来分析我国情势、解决现实问题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结合我国的社会转型期的特定语境,才更有针对性,才真正具有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从各个方面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解读。依次探讨公共领域理论的历史沿革、公共领域的社会意识基础即公民意识问题、公共领域的价值取向以探求其价值意蕴、公共领域结构的历时态与共时态的把握、公共领域的功能分析,最后论文立足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共领域的架构,探索在我国历史与现实的特定时空下构建公共领域的路径与模式,把公共领域理论由理想付诸现实。第一章从考察公共领域理论的形成过程入手,对公共领域理论进行一个理论的梳理。在西方,在人类文明的摇篮的古希腊就出现了公共领域的雏形,那里的公民大会和公共建筑成为重要的公共空间;随后,在人类的中世纪和封建社会,古希腊的公共精神遇到挫折,公共领域以一种异化的形式——代表型公共领域的面目出现在人类历史的舞台;经过近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洗礼,洛克、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都对公共领域理论及其批判精神进行了不断研究和探讨,最后,公共领域理论在阿伦特和哈贝马斯那儿达到了成熟形态。公共领域作为公共权力之外,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公共活动的空间的基本涵义得到普遍认同,作为一个成熟的理论范式得以确立。而私人领域、公共舆论、市民社会等概念同公共领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章主要从主体、从思想意识层面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研究。作为现代公共领域的主体的公民,不是消极的“是公民”,而是积极的“做公民”,表现为公众,而不是大众和顺民、臣民。现代公民意识是公共领域的社会意识基础,是公众的主观精神状态表现。它主要由权责意识、交往意识、批判意识、参与意识等构成,必须培育现代公民意识。第三章主要探讨公共领域的基本价值取向。公共领域作为一个分析范式,它不仅是一个分析性概念、描述性概念,最主要的是一个价值性概念,具有多重价值意涵。它不仅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价值取向,也体现其特有的价值意蕴。论文主要揭示了公共领域的四重价值取向:自由、宽容、公平和协商民主第四章从结构和功能上对公共领域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从分析社会结构入手,指出不论是两分法、三分法,还是四分法,公共领域都是指一个处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对公共权力机构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公共空间。从历时态来看,现代公共领域在形成的历史中,经历了文学公共领域向政治公共领域的时空转换;从共时态意义上看,公共领域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实体性公共空间、社团组织、大众传媒和社会运动。公共领域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以及社会文化功能。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即我国社会转型期公共领域的建构。一般来说,公共领域的建构路径有平民主义和权威主义两种路向,我国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两种路向结合的模式。当前我国已具备了建构公共领域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以及时代背景——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三股潮流。应该从四个工作入手,架构我国现代型的公共领域:培育公民文化;建设现代市民社会;发展网络公共领域;最后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总之,公共领域的构建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它是我国健全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来践履。就现代中国政治状况而言,具有公共领域特质的社会结构已经出现,并且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公共领域并不是一服能医治百病的万能良药,不要希望通过建构公共领域就一下解决中国所有现存和潜在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在建构公共领域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其积极、正面的作用,避免其消极、破坏的一面,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传统和现实,建设更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