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植物残体等外加碳源进入土壤后的分解及转化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其中微生物参与的生化过程决定了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或释放。作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统一体,土壤-微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残体等外加碳源进入土壤后的分解及转化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其中微生物参与的生化过程决定了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或释放。作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统一体,土壤-微生物-外加碳源相互影响和制约,中间的过程影响着土壤作为地球上最大碳库的功能。本研究选取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农田土进行室内培养实验,探究不同结构性的外加碳源在不同施肥土壤中的矿化模式,以及微生物在其中同化外加碳源和土壤有机碳的过程。得到了以下结果:(1)长期施肥会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如pH、DOC浓度等),从而间接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与结构。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变化。(2)葡萄糖在土壤中被矿化的速度比秸秆快,30天内,葡萄糖被矿化了21.0-52.1%,秸秆被矿化了 10.8-20.5%。葡萄糖和秸秆的添加均会引起土壤的正激发效应,其中有机肥处理产生的正激发效应比CK处理高了 47.1-60.0%。外加碳源累积矿化量和累积激发量与施肥处理有关,有机肥的处理会提高矿化和激发强度。(3)向土壤中添加13C-葡萄糖后,所有处理的重层DNA的优势种群均为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不同施肥处理的重层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能够分解利用土壤自身有机质的微生物,其作为“背景微生物”,群落组成较稳定,包括贫营养型微生物如Acidobacteria,能够利用结构较复杂的碳源。(4)富营养型微生物如Fimicutes在小分子碳源(如葡萄糖)矿化的早期具有竞争优势,在矿化后期会被其他类型群落如Chlorofexi、Actinobacteria等所取代。从秸秆降解的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纤维素分解基因的丰度显著下降,木质素分解基因的丰度显著上升。
其他文献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
随着国家航空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飞机机载部件的复杂性、综合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其维护和保障的成本不断增加。同时,加之复杂系统的构成环节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增加,使其发生故障和部件功能失效的概率逐渐加大,因此对飞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舵机是驱动飞机主控舵面的核心执行机构,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飞行控制系统乃至整架飞机的安全,因此,舵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精准性对飞机总体性能提升至关重
农家书屋工程是公益性项目,是一项惠民政策,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旨在解决农民“借书买书”的问题,不仅在提升农民文化自信和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湖北省政府承诺一定要为农民群众办好办实的十件实事之一,目前我省的农家书屋建设基本达到各项指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在数字化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产生了重大
针对传统污废水好氧处理过程中节能降耗和资源能源回收的迫切需求,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因其具有的能耗低、污泥产量少且可回收甲烷气体等优点而获得广泛的研发应用。工程实践表
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上来看,其建筑类型和建筑功能都得到了有效地改进。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这也是人们消费观念以及消费
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下尿路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例前列腺癌患者,对其实施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对其临
本论文以西峰东侧地区长8油层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描述、薄片观察与鉴定、及扫描电镜、孔渗测试、X-衍射、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大量岩心资料显示:西峰东侧长8油层组主要为一套灰色细-中粒砂岩与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互层,局部夹薄层煤或煤线的岩性组合。根据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及测井曲线等沉积相标
去年秋天,母亲查出胃癌晚期。每天早晨,父亲还会像往常一样,和母亲一起去晨练。我站在窗前,看着父母并肩而行,有说有笑,忍不住想哭……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对于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和明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基础,湖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江陵县亦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江陵县近年来工业、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缺乏资金投入和农户融资困难。基于此,本文就江陵县农户融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分析。本文在广泛查阅农户融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在宏观
本研究利用根据下颌正中关系记录将模型上架检查的方法,对40名固定矫治结束者的髁突CR—MI位置差异及CR初始接触牙位置进行分析,发现所有髁突都发生前后向和垂直向移位,80%移位小于2.00mm;93%发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