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补贴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失灵”而对分配进行的干预,是对市场的有效补充。根据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A股3222家上市公司中,有2893家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约占90%,补贴数额高达1655.65亿元,补贴数额之大,补贴范围之广,可见一斑。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期,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进入新常态,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条件下,如何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显得格外重要。财政补贴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是否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财政部公布的专项检查结果的通报文件中,对五家典型的“骗补”企业进行了通报。大面积的“骗补”的行为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由于补贴结构不合理,补贴政策制定部门过多,缺乏必要的集中化和统筹管理;同时有些财政资金的决策和资金使用并不公开透明,补贴多少缺少统一、具体的标准,在补贴对象的选择过程中相关部门人员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导致了较大范围的权力寻租行为,使得财政补贴资金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上出现大面积、规模式的长期补贴,破坏了企业公平的竞争环境,打乱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经济发展以及资本市场发展构成伤害。本文选取2011~2014年我国1281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利用寻租理论来分析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缺乏显著影响的原因,说明企业寻租削弱了财政补贴的有效性,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研究认为财政补贴对于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的原因在于企业或被动或主动寻租,都将增加企业的成本,企业投入的寻租成本与获得的补贴资金部分抵消,影响了财政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同时,租金既得企业为保护既得利益会继续投入资金进行护租,以防被潜在租金获得者争夺。寻租成功的企业和寻租失败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使得企业原本用于生产的资金被部分挤出,不利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活动,从而降低了企业绩效。本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别从整体和分地区两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财政补贴能否有效提高企业绩效;(2)寻租是否有助于获得财政补贴。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寻租确实有助于企业获取租金;(2)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在部分地区甚至存在负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