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野生型拟南芥(WT)和乙烯不敏感突变体etr1-3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拟南芥愈伤组织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一步阐明了乙烯(ETH)和一氧化氮(NO)在植物盐适应性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及其信号转导,同时研究了在盐胁迫下两种拟南芥愈伤组织中交替途径的变化以及H2O2与ETH在诱导交替途径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盐胁迫下交替途径可能的生理功能以及调控机制。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100 mM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野生型拟南芥(WT)和乙烯不敏感突变体etr1-3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拟南芥愈伤组织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一步阐明了乙烯(ETH)和一氧化氮(NO)在植物盐适应性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及其信号转导,同时研究了在盐胁迫下两种拟南芥愈伤组织中交替途径的变化以及H2O2与ETH在诱导交替途径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盐胁迫下交替途径可能的生理功能以及调控机制。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100 mM NaCl处理下,etr1-3愈伤组织与WT愈伤组织相比表现出了更高水平的离子渗漏和Na+/K+比以及更低的质膜H+-ATPase活性,表明etr1-3愈伤组织对盐更加敏感。盐胁迫下,用乙烯生物合成前体物质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和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发现WT愈伤组织中离子渗漏和Na+/K+比的水平明显的降低,而且H+-ATPase活性显著增加;然而,ACC和SNP处理对etr1-3愈伤组织却基本无影响,表明两者均能缓解WT愈伤组织中NaCl诱导的伤害。进一步研究发现,SNP在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可以被NO独特的清除剂2-phen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yde(PTIO)以及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aminooxyacetic acid(AOA)所逆转。在WT愈伤组织中,NO和ETH含量在盐胁迫(100 mM NaCl)初期迅速增加,而且NO的产生显著地刺激了ETH的产生。此外,盐胁迫下ETH诱导了H+-ATPase活性和基因表达。恢复试验结果显示,WT愈伤组织中100 mM NaCl诱导的伤害是可逆的,在恢复过程中离子渗漏、Na+/K+比以及H+-ATPase活性均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均恢复到了对照水平。这些结果表明,盐胁迫下,ETH和NO相互协作刺激H+-ATPase活性,并进一步调控离子动态平衡,使植物细胞体内的离子平衡重新建立,以此来提高植物对盐分的耐受性,在这一过程中ETH可能是作用于NO下游的一个信号分子。2.100 mM NaCl胁迫处理48 h显著地诱导了WT愈伤组织中交替途径(AP)容量和AP对总呼吸的贡献率,而在etr1-3愈伤组织中,盐胁迫对其AP活性仅有轻微的诱导。盐胁迫下,使用外源ACC处理可进一步增加WT愈伤组织中AP活性,而ACC处理对etr1-3愈伤组织则几乎无影响。另一方面,盐胁迫下,使用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AOA处理WT愈伤组织则抑制了盐胁迫诱导的AP活性,表明ETH是盐胁迫下诱导AP所必须的。盐胁迫下,外源H2O2处理增加了WT愈伤组织中ETH的释放,CAT(H2O2清除剂)处理则减少了ETH的释放;盐胁迫下,外源ACC处理减少了WT愈伤组织中H2O2的产生,AOA处理则增加了H2O2的产生,表明盐胁迫下H2O2促进了WT愈伤组织中ETH的释放,而ETH减少了H2O2的产生。盐胁迫下,AP抑制剂SHAM(salicylhdroxamic acid)处理导致了WT愈伤组织细胞遭受了更严重的伤害,表现在产生了更高水平的H2O2,TBARS以及离子渗漏。以上结果表明,盐胁迫下,ETH和H2O2均参与了AP的诱导,AP在抗氧化保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ETH可能是AP的直接诱导者。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通过对一系列温度下水与AOT物质的量比为ω=40的AOT/水/异辛烷微乳液和ω=12的AOT/水/甲苯微乳液进行静态光散射测量,获得液滴的分子量、AOT的聚集数和不同温度下的第二维里系数,探讨了液滴间相互作用的焓贡献和熵贡献。实验观察到AOT/水/异辛烷体系的第二维里系数小于硬球的第二维里系数,表明液滴间的相互作用势为负值;随着温度升高,第二维里系数减小,微乳液滴的相互吸引势增加,液滴更趋于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孤子解是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激发。稳定的激发模的实验的实现有重要的分析价值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寻找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准确孤子解是研究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的主要方向。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非线性系统的调控手段变得更加灵活,进而描述这些系统的非线性方程相应地扩展到更加一般的方程,我们把它称之为非自治非线性方程,对它的非自治孤子解的研究就成为了关注的一个
设G是一个图,M是G的一个完美匹配.若M的一个边子集S只包含在唯一完美匹配M中,则称S是M的一个强迫集.M中最小的强迫集的大小称作M的强迫数,它对应于化学中的内自由度.强迫数得到了化学家和图论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关于完美匹配的“强迫”思想在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相关概念,其中包括本文研究的全局强迫数和反凯库勒数.图G的全局强迫集是指能完全区分开G的所有完美匹配的边集,即G的任意两个完
反问题往往是不适定问题,特别是数据的微小改变会导致解的巨大变化.因此在反问题的研究中,人们最关心的是恢复解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学家们引入了各种正则化方法,如Tikhonov正则化方法, Landweber迭代正则化方法等等.近些年来,一些非经典的正则化方法出现在了反问题的研究中,如Fourier截断方法,小波方法等等.本文利用两类非经典的正则化方法对几类反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给
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 Pd)是一个联通两个邻近的植物细胞的共质体通道。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GFP和At1g19190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成功转化拟南芥。通过与AtRGP2:YFP融合蛋白共定位以及苯胺蓝染色实验,结果表明At1g19190可能定位于胞间连丝;用细胞骨架阻断剂处理稳定表达GFP:At1g19190的转基因拟南芥,结果表明只有在秋水仙素处理后能够扰乱At1g191
植物花期的时间与格局对于繁殖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外界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因素之外,花期物候还要受到本身的特性与进化历史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草本群落的物候观测,探寻了物候期与群落动态,物种特征以及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如下的结果:1).高寒草甸物种数的季节性变化并不大,其在生长季早期便趋于稳定。比较而言处于花期的物种数变化更为剧烈,而物候期的变化则呈较强
在项目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系列问题,会阻碍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文章梳理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之间的关系,对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策略,旨在规范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行为,为项目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助力。
本文在前人提出的基于大气吸引子理论的同化(CDA)思想的基础上,利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同化方法4DSVD,给出了详细同化方案,并且用标准Fortran90语言编写完成了模块化的4DSVD同化系统。首先利用简单的Lorenz-28变量模式进行了理想数值试验,对4DSVD与4DVAR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通过简单三维试验研究了观测误差、模式误差和样本误差对4DSVD分析误
组织韧性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重要能力。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风险理论,构建创业企业组织韧性、风险承担与绩效的理论模型,对2020年我国325家创业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组织韧性和风险承担均对创业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风险承担在组织韧性与创业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泛素化在细胞生命活动的许多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激素信号和极端环境信号的感受和传导。脱落酸(ABA)不仅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作为触发植物对逆境胁迫应答反应的传递体,参与调控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应答。目前,逆境胁迫及ABA信号传导中泛素化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这方面的研究对阐明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利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分析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