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情凶险、变化快,急性期病死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易发生低钾血症,通过观察AMI患者梗死部位、梗死相关血管、多种心律失常以及并发症和血钾浓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低血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了解低血钾与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选取在2009年9月至2012年2月期间首次发病且在12小时内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急诊科住院的21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对其血钾浓度进行了分析。按照“中华医学心血管学分会2010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中STEMI的诊断标准,将符合条件的212例患者于入院当时行心电综合监测,静脉血中血钾、心肌标志物等检测,同时给予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或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此外,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根据病情,除外各种用药禁忌症后,个体化口服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或调节血脂类药物。入院时未行急诊PCI的患者于发病10 d内行冠脉造影(CAG)检查,梗死相关血管的病变严重程度用Gensini评分进行评价,同时对梗死相关血管行PTCA(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angioplasty,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根据入院时血钾浓度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血钾浓度<3.5 mmol/L;B组:血钾浓度介于3.5-4.5 mmol/L;C组:血钾浓度>4.5 mmol/L。观察三组患者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心电监护及18导心电图变化情况,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梗死部位、病变血管、PTCA及支架置入例数、入院后6h、12h、16h、24h和48h分别抽取的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在入院后2周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收集上述所得数据,分析梗死部位、梗死相关血管、心室功能情况、心肌损伤程度、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与血钾浓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⑴入选患者共212例,年龄为35~80岁,平均年龄为55.26±11.08岁。三组间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本次发病前伴有的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梗死前心绞痛)和不良习惯(吸烟、饮酒)经统计学检验均无差异(P>0.05)(见Table2)。⑵在212名患者中,发生广泛前壁40例(40.00% vs10.00% vs9.68%),前壁30例(28.57% vs13.75% vs14.52%),下壁45例(8.57% vs26.25% vs19.03%),下壁+后壁50例(10.00% vs28.75% vs32.26%)、下壁+后壁+右室35例(12.86% vs21.25% vs14.52%)。A组中广泛前壁和前壁心肌梗死的百分比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而A组中下壁、后壁、右室梗死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上述梗死部位的患者数量,B组和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Table3)。⑶三组患者中梗死相关血管分别为右冠、回旋支、前降支。在A、B、C三组中右冠的数量分别为22例(31.40%)、61例(76.25%)、47例(75.81%),可见,A组中右冠所占比例显著低于B、C两组(P<0.05)。回旋支、前降支则相反,回旋支的数量在三组中分别为20例(28.57%)、11例(13.75%)、6例(9.58%),前降支在三组中分别为28例(40.00%)、8例(10.00%)、9例(14.52%)。A组中回旋支和前降支所占比例显著高于B、C两组(P<0.05)(见Table4)。梗死相关血管在A组中的Gensini评分高于B、C两组(P<0.05)。B、C两组之间各血管评分没有显著差异。⑷与B组和C组比较,A组中LVEF(left ventritcular ejection function)值显著降低(39.29±7.27% vs56.84±9.80% vs57.18±8.63%)(P<0.05),CK-MB(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185.00±21.00/Lvs131.00±18.50/L vs136.00±15.40 U/L)、CTnI(肌钙蛋白)峰值(17.53±3.62ng/mL vs12.26±3.61 ng/mL vs12.01±3.29 ng/mL)显著升高(P<0.05);B、C两组中的LVEF、CK-MB和CTnI的峰值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ig1-3)。⑸A组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律失常中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Table5)。 结论:①AMI早期容易发生低钾血症。②广泛前壁和前壁心肌梗死容易发生低钾血症。③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回旋支受累者的易发生低钾血症。④AMI早期心肌梗死面积大,心肌损害重者,低钾血症的发生率高。⑤AMI早期发生低钾血症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升高,心源性猝死几率也相应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