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和AlN纳米微晶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tc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N和AlN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成为当前世界研究的热门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工艺复杂、反应温度高,难以控制;有的需要昂贵的设备。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选用溶剂热方法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制备了BN和AlN纳米材料。在充满氮气的手套箱中把反应物装入不锈钢反应釜,放人电阻炉中恒温加热,然后冷却至室温,最后经过适当的产品后处理即可得到BN和AlN纳米微晶。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吸收光谱以及选区电子衍射方法等分析了纳米微晶的结构与组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微晶的粒度和微观形貌,利用光致光谱测试了样品的光学性能等。以乙腈为有机反应溶剂,在400℃相对温和条件下,三种不同实验方案分别合成了h-BN。经研究表明,选择不同的氮源和硼源对产物的晶体形貌有重要影响。当以NaN3和BBr3为反应物时,合成的主要是晶须状h-BN微晶;在同样实验条件下当以NaN3和B粉为反应物时,合成的主要是晶须状、粒子、片状和类似管状多种h-BN微晶,且结晶效果要强于前者;当以KHB、NH4Cl和少量Li3N为反应物时,合成的主要是粒子h-BN微晶。此外,光致发光图(PL)谱显示,上述制备的h-BN具有不同的发射峰,但同时在580 nm处(λ=325 nm)出现了一个很强的发射峰,发生了明显的红移。以二甲苯为有机反应溶剂,在400℃相对温和条件下,采用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分别获得了h-AlN纳米晶体。经多种分析方法表明,当用叠氮化钠作为氮源时,产物主要是粒子纳米微晶,且加入适当的修饰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后提高了晶体的结晶效果;同样实验条件下,当用氮化锂作为氮源时,产物主要是块状和粒子纳米微晶。通过光致发光图谱测试发现三种方案所制备的h-AlN纳米晶体主要的发射峰在440 nm处(λ=290 nm)的蓝光区。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光学性能。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 模式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商业运行模式。其主要的含义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实体行业相结合,组成一种线上线下结合经营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由于有比传统经营模式更加便捷的特点,一经运用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使用群体越来越多,汽修行业也随之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本文重点对汽修行业中互联网 的创新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 模式;汽修行业;创新管理;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