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储仓结构的隔震分析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_1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长期以来,它给人类带去了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当发生强大震时,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几乎是毁灭性的。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几分钟之后,整个汶川变成一片废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惨重的损失。由于地震具有突发性强、历时短的特点,预测地震是相当困难的。隔震技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其良好的隔震性能,该技术已经被大量的应用在了地震工程界,并取得了良好的隔震效果,大大的减少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传统的抗震设计是靠增加结构自身刚度来进行抗震,该方法的造价十分巨大,且抗震效果并不明显。而隔震设计原理不同,它是在结构和基础之间添加隔震层,限制地震能量向结构传入,从而减小上部结构的变形,达到隔震的目的。该技术工程造价比较低,而且隔震效果明显,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本文以涉外工程项目为研究背景,在一大型重要生产设备(氧化铝储仓)的底部周边与基础之间,均匀地设置48个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利用Newmark ?β时程分析方法,对该隔震结构体系进行时程分析,对比分析隔震装置对结构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分布的影响,验证铅芯橡胶支座的隔震效果;通过改变铅芯橡胶支座的参数,对不同的参数设置进行时程分析,描绘出应力和位移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得出其参数的最佳组合。利用时程分析计算,研究固有频率、固有周期、应力水平和位移水平的特性,验证了铅芯橡胶支座的隔震效果;通过对铅芯橡胶支座不同水平参数的设置,描绘出了储仓最大mises应力和最大位移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到了各水平参数的最佳组合,为工程实际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航天器太阳能电池阵在轨道运行期间会遭受大量空间碎片的撞击。为了开展航天器太阳能电池阵的防护工作,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超高速碰撞航天器太阳能电池阵进行数值模拟并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性能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的研究侧重于极性聚合物,而用非极性的聚乙烯来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不多。聚乙烯具有良好的电绝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电力设备的动力核心——开关电源,其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也将朝着高功率因数、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不断发展。传统的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给电网带来了严重“污染”;随着开关频率的增大,开关损耗也增大,使电源整机的效率降低,并且工作频率与整机效率是相互矛盾的。为了在高频下提高电源的效率,准谐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因此,研究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进步,高速船舶在近几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水路运输的高速化已成为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从国内目前已投入营运的高速船舶的航行性能来看,尾浪
中耳听骨链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动力学系统,建立合理有效的中耳听骨链系统有限元模型,将有助于阐明中耳声音传导的力学机理,为中耳听觉的生理和病理研究提供一个完善的数学模型
随着用电量的增加,供电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配电网供电质量及经济运行指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网改造使10kV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有了较大提高,但网络复杂程度也随之提高,为了全面提高配网运营的各项指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已经实施应用的配电自动化进行深入的了解,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整体上把握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和提出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结
在能源与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分布式新能源通过微电网实现并网利用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随着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微电网逐步发展成了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以及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三种具体形式。考虑到单一交/直流微电网在系统控制、经济性等方面的不足,本文针对可同时兼顾交/直流微电网优势特征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进行了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了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中不同工况下的协调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对系统模型
学位
摘要: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低下是当前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浅谈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学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7  現代人必备的
电动汽车由于其特殊的能源驱动方式,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国也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来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但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特殊的负荷,它的充电行为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若电动汽车大规模进行无序充电,可能导致负荷“峰上加峰”问题的出现,对电网结构及运行造成巨大的压力,影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需要对其引导控制。同时,随着电动汽车V2G(Vehicle-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