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陶粒混凝土工程应用的资料表明,陶粒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许多优势,存在广阔的前景。然而,我国相关的陶粒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尚未成熟、完善,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缺乏技术上的有力支持。本文主要研究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筋增强页岩陶粒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通过对11根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测出混凝土应变、筋材应变、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挠度和裂缝开展等力学行为,绘出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描述裂缝开展情况,并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较,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梁试件四点弯曲加载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配筋率、混凝土类型、筋材类型对混凝土梁承载力、刚度、开裂性能、破坏模式的影响。(2)试验中测量不同荷载等级下裂缝截面处筋材的应变和裂缝间筋材的平均应变,通过线性回归,提出裂缝间GFRP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的建议公式。(3)现行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对于GFRP筋与钢筋的区别并未体现,故本研究基于钢筋陶粒混凝土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试验回归提出GFRP筋陶粒混凝土裂缝宽度的建议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现行规程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GFRP筋陶粒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参数裂缝间GFRP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及其可靠性。(4)根据现有规范抗弯承载力计算理论,将规范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GFRP筋混凝土规范的计算方法是否仍适用,并通过试验数据,对陶粒混凝土梁极限破坏荷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5)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以本文建议筋材应变不均匀系数ψ为参数,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刚度计算公式来计算GFRP筋陶粒混凝土梁的截面抗弯刚度是可行的。并对正常使用阶段的陶粒混凝土梁的实测挠度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规程公式的安全性及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