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食品冷冻浓缩冰晶生长机制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h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冻浓缩产生的冰晶夹带率比较高,且难以分离,从而限制了它的推广与使用。长期以来,为解决冰晶夹带问题,国内外学者大多把目光停留在单位冰晶体积的层面上,主要凭经验或以实测资料为依据来控制冰晶的生长过程。本文从冷冻浓缩冰晶夹带率影响因素入手,先从宏观上分析冰晶生长的机制,再借鉴国内外金属微观结构研究领域非常热门的相场模型,微观上探索冰晶组织的形成规律和控制方法,较为系统地展开对冷冻浓缩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以荔枝汁为原料,讨论分析冰晶纯度影响因素。主要探讨冷冻温度、冷冻时间、冰晶形态、溶液粘度、冰晶分离工艺等方面对冰晶夹带率的影响。选择初始冷冻温度、把握冷冻时间、控制冰晶形态和采取合适的冰晶分离工艺,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冰晶的夹带率。2.通过对冷冻时间与浓缩液、冰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关系以及冷冻时间与浓缩液和冰晶质量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Fick扩散方程式建立冰晶增长动力学模型,模型显示冰晶增长速率与冰晶质量成正比,同时也受到最大冰晶量的抑制。通过该模型,从宏观方面分析冰晶质量增长和热量传递之间的平衡,为建立冰晶增长的质量、热量传递之间的平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试验参考,从而把握较为合理的冰晶生长时间。3.冰晶是典型的凝固组织,因其非平衡组织结构涉及到热量、质量和动量传输以及界面动力学和毛细作用效应相耦合的自由边界问题。相场模型将组织转变过程界面演化的尖锐界面问题转变为弥散界面模型,故引入相场模型,用于模拟冷冻浓缩冰晶生长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化过程。探讨了相场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其数值求解的离散处理、稳定性条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4.利用相场模型对过冷纯水的冰晶生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不同过冷时间、不同过冷度下的冰晶形貌的演化过程,并解释了Ostwald效应的竞争机制。同时与实际拍摄的冰晶进行比较,进一步证实相场法从微观上模拟冰晶生长的可行性。5.利用相场模型对液态食品冷冻浓缩过程的冰晶生长进行数值模拟。把液态简化为糖水二元物质,在近似等温的条件下耦合相场和溶质场进行模拟,探讨了冷冻时间、过冷度对冰晶形貌及溶质场的影响。验证控制冷冻时间、冷冻温度对减少冰晶夹带率的作用。
其他文献
采用难溶性和水溶性磷肥活化试验方案的设计,研究苏丹草在盆栽条件下苏丹草干重,苏丹草N吸收量,苏丹草P吸收量,苏丹草K吸收量。结果表明:活化磷酸一铵(MAP+H)效果显著高于磷
重症脑室出血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全脑室出血(PIVH、SIVH),起病急,发病快,病情凶险,常因形成阻塞性脑积水,颅内压急剧升高导致脑疝而死亡。我们自1997年9月~2002年12月收治本病21例,
自组装是指分子或者分子的一部分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发展,自组装已经在众多的合成高分子体系中取得成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利用生物高分子在体外进
发展灵敏的、选择性的快速检测细菌芽孢的方法对于医疗诊断和人类健康治疗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因其具有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以及快速响
本文根据国道245线巴中-金平K348+468~K375+968段灾毁恢复重建工程的碎石化实施案例,依托试验数据及处置方案,探索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置的碎石化技术补充方案,并对实施效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结果与结论 通过有效护理,可以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透患者的生存
本研究将从疆内外引进的11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在石河子总场三分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新疆五家渠新薯公司引进的紫玫瑰、红玫瑰,湖南长沙地泰农业开发公司引进的红
胃肠道血管畸形是以消化道出血为表现,临床少见的一种疾病。本院自1992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557例消化道大出血病例中经内镜证实的胃肠血管畸形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