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所研究的中共党史人物陈潭秋作为中共创党时期的先驱者和中共“一大”代表,在革命事业中有着很多闪光的思想,由于历史的遮蔽,并没有闪现其应有的光芒。本篇论文在收集、整理、充实陈潭秋生平事迹的基础,以历史事件评述和思想理论研究为重点,通过六个章节的内容展开,比较全面系统地描述陈潭秋的成长历程以及建党和革命事业中的主要思想。第一章,主要考察陈潭秋的家世及其早年读书、参加革命的经历,并着力挖掘新的档案资料和过去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资料,如详细梳理了陈潭秋家乡陈策楼村的村史,同时参考武汉文史资料等来厘清一些基本史实,客观反映陈潭秋在这一阶段的生活、学习和革命历程。第二章,主要考察陈潭秋在一大以后至大革命失败这一阶段的革命历程。这一阶段是陈潭秋革命活动较为活跃时期,包括他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早期工人运动、发展党团组织等的活动。陈潭秋的教师生涯对于湖北青年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中共早期党组织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先驱者;陈潭秋与董必武一起创立了湖北早期党组织,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安源路矿从事工人教育活动等,这些对于中国早期党组织的创立发展以及推动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第三章,主要考察大革命失败后至1933年从满洲获释陈潭秋的革命活动。在全国革命形势相对处于低潮阶段,陈潭秋主要作为巡视员到顺直、青岛、满洲参与领导地方党组织的重建、整顿等的工作,同时又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在中央组织部负责党的组织工作。陈潭秋是早期中共领导人中最早对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并进行较为系统论述的领导人之一;陈潭秋在巡视过程中善于结合实际、坚持正确的党内斗争原则以及注重听取基层意见,形成了丰富的党内巡视思想、党内斗争思想,对把地方党组织从大革命失败后的涣散中重新整肃起来做出了贡献。第四章,主要考察1933年陈潭秋到达苏区以后直到1935年离开中国以前的革命活动。包括陈潭秋任福建省委书记,遭受打击的革命经历;陈潭秋任苏区粮食部长忍辱负重、千方百计为红军筹粮的艰难历程;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下来在赣南闽西坚持游击战争的英勇事迹。第五章,主要考察1935年8月至1939年5月陈潭秋在共产国际的革命活动。旦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主要从事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列宁学校教学工作,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中实际负责在莫斯科党的干部的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并在国际积极宣传党的抗日理论和主张,撰写大量理论文章。其关于党的一大的回忆是较早较完整回忆一大历史史实的重要著作。第六章主要考察从1939年5月至1943年9月陈潭秋在新疆直至最后壮烈牺牲的革命经历。这一阶段,陈潭秋临危受命,为维护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费尽心力。他积极贯彻新疆“六大政策”,坚持斗而不破的斗争策略,巩固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了中共中央与苏联的重要国际交通线,并培养了大批军事和干部人才。虽然新疆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破裂,但其中有着中共、苏联、共产国际、国民政府、新疆盛世才统治等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历史必将永远铭记可敬的烈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