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黄河沿岸有大量的盐碱地,发展盐碱地池塘养殖是渔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但由于盐碱地的池塘水位往往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加之高温季节,池塘中的残饵、鱼类的排泄物等极易使水质恶化,不利于渔业生产。因此,开展盐碱地健康养殖技术示范,进行不同生态位间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构建起以渔业生态调配为主、渔农林牧结合的大农业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可以达到综合开发利用盐碱地,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的。本项目初步探索了微生态制剂对盐碱水体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总结出利用生物综合调控盐碱水的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各理化因子有相关性,在适宜的水体环境中,如水温30℃、pH值8.0、溶解氧5mg/L以上、营养盐含量达到6.8mg/L时,浮游植物出现机会明显增多,生物量也有明显上升;(2)EM益生菌的施入,浮游植物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但数量和生物量发生了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浮游植物种类趋向于小型化,从而增加了鱼类有效的天然饵料;(3)T检验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养殖后期浮游植物生物量表现出了显著差异(P<0.05),因而EM益生菌在后期施入,对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增长效果显著。确定了养殖区域的水质类型。结果表明:(1)试验区盐碱地池塘水源水基本为CMgⅠ和CNaⅠ水型;总碱度和总硬度较高,变化范围分别为6.947~10.87mmol/L和3.481~5.565mmol/L;含盐量较低,在1.0‰左右,处于淡水和盐化水界限或属低盐水;(2)总结制订了盐碱地池塘水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综合调控技术。在集成现有健康养鱼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黄河鲤、团头鲂、草鱼、泥鳅、多品种混养等8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实现了成果的集成与创新,并逐步自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