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权入宪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hu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权作为新型公民权利,它的出现和发展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二战后工业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不断出现公害问题,而后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蔓延全球,对全球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都产生了严重威胁。这些现实问题引起对环境权问题的广泛关注,环境权已经成为法学界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近年来,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越发严峻,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对工业排放标准的规定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已开始对环境权的研究,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有所提升,进入90年代以后,国内对环境权的研究更是进入了繁荣期,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学者和学术巨著。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是推进了环境权相关理论研究的步伐。目前我国宪法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环境权,但是某些条款中从一方面间接的隐含规定了环境权相关内容。环境权产生于人类环境危机的特殊时代,它的特殊性导致对环境权内容和环境权权利间冲突的争论一直未能停止,我国法律能否为环境权这个新型权利提供明确保障,是否能将环境权写入宪法,赋予环境权基本权利的效力并予以保护,对我国民主法治进程有非凡的意义,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环境权理论研究涉及很多法学理论的交叉,是一个处于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的新型权利,因此,我国环境权的保护与发展还面对重重困难。我国学者凭着敏锐的直觉和中国环境的现状对环境权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环境权宪法保障的概念,时至今日,无论是域外环境权的宪法实践还是我国环境权保护现状的要求,笔者认为,我国环境权入宪已经到了可行之机。对人类面临的环境、人口、能源危机,宪法学应提供对应的措施,为人类战胜危机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依据。人权保障所提倡的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为环境权提供了作为基本权利的理论支撑;环境正义的平等、平衡、共赢原则提供了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道德标准;公共信托原则界定了环境权的公益属性,这些都符合胡锦涛总书记于2003年7月的讲话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环境权入宪恰恰是对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良好法律保障。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世界多数国家已经着眼于环境权在立法层面上的完善。美国于1969年颁布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日本也于同年制定了《东京公害防治条例》。之后的环境权确认更是上升到了宪法层面,到目前为止,已有60多个国家在宪法中规定了环境权。随着对环境权研究认识的加深,我国亦有很多环境权学者认识到了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出了环境权写入宪法的具体方案。参照他国环境权立法情况和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环境权入宪是我国应采取的模式。一项没有具体定位和内容的权利是很难实现的,将环境权写入宪法是对基本权利保障的最好体现。这不但符合现今环境情况发展趋势,而且能合理保护公民的环境权利不受侵害,也为我国走向社会主义和谐道路,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从环境问题的产生着手,研究国外环境权保护实例和我国学者对环境权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环境权入宪的理论基础,探讨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比较研究其它国家环境权入宪的内容和方式,根据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应采取的环境权入宪方式,对我国环境保护和公民权利的实现有深刻意义。
其他文献
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怎样的联系,这是一个恒久的问题。过去两个世纪中,西方经济学家围绕生产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面对
金妹,安徽凤阳人。1995年7月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2001年6月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6月入莫斯科工艺美术大学大型装饰绘画系攻读
军民品的分离,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起新的标准化运行机制,开展好标准化工作,是每一个军工企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媒介融合转型不断推进,打造品牌、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成为媒体破立之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新思路,新闻广播电台也逐渐意识到在生产精品佳作的同时,还需通过品牌发展策略来赢
用硫酸对活性污泥进行脱水前预处理,可使污泥中水分分布发生有利于机械脱水的变化,即结合水含量减少、可脱水程度增大,从而改善活性污泥脱水效果。试验数据表明,只加阳离子PA
威廉·莱斯的生态批判理论的逻辑主线是人与自然的控制与服从的辩证关系,从控制自然的起因,到自然反抗的结果,再到解放自然的出路。他围绕生态危机提出"科技伦理观""较易于
由射阳事件引发的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流动性管理的思考,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从宏观角度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监管既是一种客观需求,同时出于商业银行本身经
近年来,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问题越来越引起立法者和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是否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如何确立,反映一个国家司法民主化、文明化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一
人道主义干涉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充满争议的一个问题。在2011年的利比亚事件中,北约以“人道主义干涉”之名而进行的大规模空袭和军事打击,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这一问题
美国强调要“利用民用经济中发生的高新技术爆炸来实现国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因此美国国会、政府和国防部一直在积极地采取措施推进军民一体化的进程。由于军民一体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