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常将生态问题误解为环境问题,但事实上,生态问题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表征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历史地看,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工业生产紧密相连。因此,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有关自然恶化方面的记载,描述的都是环境问题,而不是生态问题,生态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要想全面而透彻地理解生态问题,不仅要了解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基础,更要厘清生态问题的发生机制。前者要求我们走进生态学的思想史,来追溯生态学的传统与发展脉络;后者要求我们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审视工业社会如何导致生态问题的发生。在生态学思想史方面,本文依次从生态概念、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以及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基础三个方面,考察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源流。从词源学角度来看,“环境”概念是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模式确立的重要标志,它代表着古代素朴的有机整体自然观瓦解;而“生态”概念是对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模式的反叛,是对有机整体自然观的复归,要求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的统一范式。从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来看,主要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不同的思想传统。在自然科学传统中,由分门别类的博物学阶段进入到整体视野的生态科学阶段,既是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也是人类自然观的转变。从人文科学传统上来看,人们对自然的认知经历了从敬畏到亲近再到欣赏的过程,凸显了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它是人类反思社会和反思自我的一次重要转变。从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基础来看,生态自然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机整体观,它主要体现在古希腊到现代哲学中;另一部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裂变关系,它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本文考察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理论:一种是以奥康纳为代表的生态学历史唯物主义;一种是以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学自然唯物主义。虽然这两种理论的研究视角不同,却都是创新性地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生态问题,这不仅使生态问题的解决获得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新的活力。但是,这两种理论都只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个部分来进行阐释,却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深度耕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析生态问题上具有天然的理论优势,因为它不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而且自身就饱含系统的生态思想。基于此,本文重新清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态学思想,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首先本文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生态问题的双重视角,一重是哲学视角,另一重是政治经济学视角。哲学为政治经济学提供批判的方法,政治经济学为哲学批判提供现实的经验内容。马克思用这双重视角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而这种统一性一旦被破坏了,就会导致生态问题的出现。进而,本文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本体论、历史观和认识论。在本体论方面,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生态学思想。本文认为,依据马克思的观点,正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是主动的人,同时也是受动的人;自然不仅是外在于人的自然,同时它也是包含人在内的自然,自然与人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人离不开自然,自然也离不开人,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变了人自身。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中,既体现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先在性,也体现了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人与自然在实践中获得了统一。但是,工业社会的到来,极大地增强了非理性力量,它不断突破人与自然的双重极限,由此造成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瓦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导致生态问题的出现。在历史观方面,本文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结点上,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具体内容。本文认为,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是为了解释哲学无法解释的实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哲学现实的物质基础,因此马克思试图在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之间找到一个联结点。这个联结点就是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以英国为原型对政治经济学展开研究。通过对劳动概念的研究,马克思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劳动概念,实现了这一概念从天国到人间的转变;他还改造了国民经济学家们的劳动概念,揭示出了隐藏在劳动概念背后的剥削关系,从而为全面批判资本主义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商品概念的研究,马克思揭示了在商品社会中,凸显了商品的交换价值而弱化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导致自然静默式消弭在商品世界中。通过对资本概念的研究,马克思揭示了在资本世界中,数字化的资本消解了自然的实在性,导致自然从政治经济学中退场,民政社会中法律上的平等关系也由此淹没在市民社会赤裸裸的经济剥削里。通过对科学技术和机器这两个概念的研究,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态问题出现的必然性。由此,通过对劳动、商品、资本、科学技术、机器这五个核心概念的分析,澄明了在资本主宰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物与物的关系成功地取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在认识论方面,本文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学思想,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批判意义。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批判哲学,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研究,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性,不仅是有悖于自然的有机整体性和共同进化的原则,同时也有悖于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必须要摒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树立理性的进步观,限制资本,合理使用科学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本体论、历史观和认识论表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它所建构的是当代人类的新理性。
其他文献
光伏能源是新能源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具有质量轻、制备工艺简单、可通过溶液进行加工及可制备成柔性大面积器件等优点,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在近十多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本论文制备了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给体材料和电子传输层材料,并且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与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新型高效率、低成本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指导思路。主要的工作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对现有小分
学位
荧光水凝胶作为一种富含水的软材料在生物标记、生物成像、环境监测和发光材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智能荧光水凝胶,其荧光特性可对外界刺激产生应激性的响应,可更广泛地应用于化学传感、浓度检测、荧光开关和可穿戴装置等方面。螺吡喃作为一种响应性荧光小分子,对光、温度、酸碱度和应力均有很好的响应性,是一种理想的智能荧光染料。本论文以螺吡喃结构单元为基础,构建了一系列智能荧光水凝胶,并系统地研究了凝胶
学位
室内空气环境会受到空气流动与传热传湿过程的影响,对室内空气热湿传递程的模拟研究是了解和评价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流体、固体或多孔介质等多种介质耦合的室内空气双扩散自然对流进行深入的理论与模拟研究,对于解决电子设备和建筑蓄热墙体中存在的传热传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含有空气、固体与多孔介质的室内空气流动和传热传湿的规律,重点考虑了控制参数(如瑞利数、浮
学位
从宏观生物体到微观分子的非对称性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这些非对称性形貌和不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于生物体的生存、传播、生长以及生命活动中的催化、定向运动、能量输运等过程都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形貌或不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胶体微粒通常被称为Janus微粒。独特的结构使Janus微粒在乳液稳定、乳液聚合、结构液滴、流体器件、双连续乳液凝胶、油水分离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些应用又主要是由Ja
学位
生物体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主要通过线粒体呼吸过程由氧气转化而来,参与和贯穿了整个生命过程,并在调节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物体内,活性氧调控着多种生理或病理进程,如信号转导,炎症,癌变以及神经退行性损伤等等。研究证明,肿瘤细胞会比同类正常细胞产生更高水平的活性氧,而且对抗氧化防御系统的依赖性也相对更强。通过外源性的干预措施,例如产
学位
文字是信息交流及感知客观世界的重要载体,也是认知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自然场景图像中包含大量具有明确语义的文本信息,是描述与理解图像场景内容的关键线索。比如街景图像中的门牌号、广告牌、交通标志等。有效地识别这些文本信息是实现图像搜索、盲导航、自动驾驶、多语言翻译等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关键前提,也是这些计算机视觉任务能够落地务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自然场景图像的文本识别已经成为最有
学位
丹尼尔·笛福是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英国著名作家,享有“英国小说之父”和“现代报刊之父”的美名。笛福生活在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过渡期,他的著作成为研究这一时期英国历史的重要史料。笛福一生经历坎坷,曾经商、办报、担任政府作家和密探,晚年同时从事小说和新闻写作。哈贝马斯称笛福是第一位真正把“党派精神”变成“公众精神”的职业报刊撰稿人。借助笛福作品这扇窗口,新闻报刊和文人写作与18
学位
强大的信息处理和无处不在的计算对于所有的机器和生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构建人造的分子信息处理系统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蕴藏在生命之中的智能提供潜在的帮助。沃森-克里克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赋予了DNA优秀的识别能力和组装能力,而这些促进了构建DNA计算机来达到智能系统。尽管过去二十多年中,科学家们付出了许多的努力来构建DNA运算系统,然而目前DNA运算系统仍受困于不良的整合效率、复杂的设备结构和有限的功能。
学位
第一部分、骨矿化前体的形成机制研究目的:明确天然骨矿化发生过程,探究骨矿化前体的来源,并探讨其形成机制。材料和方法:收集处于发育不同时间点的C57B16小鼠胚胎,制作石蜡切片,对组织切片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以明确顶骨发生时间;自顶骨发生时间点开始,每隔0.5天收集胚胎顶骨,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观察分析胞外胶原矿化过程,成骨细胞超微结构及矿化前体形成转运等;采用X射线能谱(EDS)元素分析
学位
河道变化情况与变化趋势是河道防洪、通航、水文等分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河道水情复杂和险工险段处,其河床变化复杂,规律难寻,对通航安全、防洪排涝、水利工程设施稳定性等影响深远。根据具体实测数据研究了多波束测深体系在河床变化分析中的应用,探索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内河河底地形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及分析的方法,形成了一种基于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河底地形数据进行河床变化的反演分析的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