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奶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倍半萜类化合物因其结构多样性和显著的生物活性,一直是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苦毒烷(木防己毒烷,Picrotoxane)类化合物是指以氧杂-6,5-并环骨架为母核的倍半萜或二萜内酯类化合物。通常在基本的6/5双环环系骨架中发生氧化和骨架重排,生成高度氧化新颖骨架类型的苦毒烷类化合物,而且具有复杂的四环或五环结构和多达12个手性中心。苦毒烷类化合物不仅结构复杂多样,具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抗肿瘤、杀虫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生物活性,是中药和药物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许多新骨架类型的苦毒烷类化合物被陆续报道,推进了该类分子的研究。但是,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特别是作用机制和靶标蛋白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木奶果(Baccaurea ramiflora)隶属于大戟科木奶果属,叶、根、果皮均可入药,具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等功效。前期研究表明,木奶果中含结构多样的苦毒烷类化合物。但是,迄今为止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报道。因此,本课题论文对木奶果中的苦毒烷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以及结构鉴定,并开展神经保护活性研究,并基于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了苦毒烷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可能的靶标蛋白,拟为苦毒烷类化合物和木奶果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本论文第一章推导了苦毒烷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并总结了天然苦毒烷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生物活性。“此外,总结了含有苦毒烷类化合物的大戟科木奶果属植物木奶果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论文第二章以云南省文山州产的木奶果茎秆部位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向硅胶色谱柱、反向硅胶色谱柱、葡聚糖凝胶色谱柱等各种柱层析,制备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re-HPLC),从木奶果茎秆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得到24个化合物。其中,包括6个新化合物,5个苦毒烷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ramifloranes A-E(1-5)以及1个联苯化合物命名为5,6-dihydroxy-3,2’-dimethoxy[1,1’-biphenyl]-2,4’-dicarboxylicacid(6)。已知化合物分别为3个薄荷烷型单萜,(3R,4R,6S)-3,6-dithydroxy-1-menthene(16)、comosoxide B(17)、(1R,3S,4R)-1-hydroxy isopulegol-4(18);5个甾体化合物,β-谷甾醇(7)、豆甾醇(8)、胡萝卜苷(9)、7α-hydroxy sitosterol-3-O-β-glucoside(10)、豆甾醇-3-O-葡萄糖苷(11);4个芳香族类化合物,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1)-propane-1,3-diol(12)、3-羟-4-甲氧基苯甲酸(13)、caffeoylaldehyde(14)、D-glucitol,1,5-anhydro-1-C-(2-hydroxy-4-methoxyphenyl)(15);3 个生物碱,6§-methoxy-piperidin-2-one(19)、2S-hydroxy-2S-(1S-hydroxyethyl)-4-methyl-pentanoylester(20)、araliacerebroside(21);2 个脂肪族化合物,myristicacid(22)、(±)trans-2,3-epoxy-1-butylacetate(24)、以及1个苯醌类化合物2,6-二甲氧基-1,4苯醌(23)。其中分离得到的18个已知化合物中,化合物8、10-20和22-24共15个化合物均首次从木奶果中分离得到。本论文第三章采用L-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测试上述化合物的神经保护活性。其中,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l(12)和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3)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活性。生物实验和靶点受体虚拟对接实验数据提示很有可能是苦毒烷类化合物中C-10位羰基的丢失导致化合物作用在GABAA受体活性损失。而化合物1-5(ramiflosides A-E)与mGluR2受体的对接活性最好,且化合物C-12位处的甲基取代和C-4位处的S构型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虚拟对接实验表明mGluR2受体可能为新的苦毒烷类化合物的作用靶点。综上所述,本论文从木奶果茎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24个化合物,包括了 6个新化合物,18个已知化合物,其中15个已知化合物均首次从木奶果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实验中,筛选发现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l(12)和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3)对SH-SY5Y细胞有保护作用。靶点受体虚拟对接实验提示,5个新的苦毒烷类倍半萜(ramiflosides A-E)发挥药理活性的靶点蛋白可能是mGluR2受体。本论文对木奶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更新之中。可以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出现促使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一个黑板加一支粉笔,同时也让大学语文教学加快向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平台。对此,本文简要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意义以及高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详细探讨,以供参考。
近年来,伴随着免疫疗法在治疗多种晚期癌症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肿瘤微环境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肿瘤微环境错综复杂,术前精准评估对于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作为医学影像分析技术的研究热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微环境的辅助诊断的研究中。本综述研究影像组学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正>肺癌是中国和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2]。肺癌预后欠佳,5年生存率4%~17%[3]。改善预后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胸部CT筛查能降低20%肺癌死亡风险[4]。CT筛查检出大量肺结节,特别是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nodule,GGO/GGN)[5]。GGO/GGN是包括早期肺癌、良性肿瘤、炎症以及其他病变的重要影像学特征。手术是早期肺癌
期刊
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会发展各领域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从未有过的政策力度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进行战略布局,预示着党和国家对中国国际传播以更高质量建设发展有着深切的期待。本着知古鉴今的原则,立足当下发展要求,“沿波而讨源”,对中国国际传播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以来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可从政治地位、国际形势、内部机制、理论指导、文化建设、产业支撑、技术布局、人
报纸
目的评估复方首乌口服液治疗斑秃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14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复方首乌口服液组(试验组)和活力苏口服液组(对照组),每组107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方首乌口服液组93例和活力苏口服液组94例完成研究。患者口服复方首乌口服液有效率为81.72%(76/93),口服活力苏口服液有效率为77.66%(73/94),两组有效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高速发展,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面临的挑战日益凸显,急需转变现行的管理与服务方式,加快法制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文章就新时代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面临的挑战就对策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元电影是关于电影的电影,包括所有以电影为内容,在电影中关涉电影的电影,直接引用、借鉴、指涉另外的电影文本或者反射电影本身的电影都在元电影之列。《吉祥如意》作为一部非典型式元电影,根植于中国乡村叙事,将伪纪录片与侧拍纪录片相融合,对拍摄伦理和家庭伦理之间的冲突进行了反思。影片将乡村叙事融于元电影的叙事框架中,试图剖析个体家庭情感与电影本体的自我反射相结合的可能性。现从叙事策略、叙事结构、叙事主题三个
期刊
服务差异化的电商平台利用基于行为的定价(BBP)与竞争平台争夺顾客资源,但这种外部价格竞争策略冲击了平台与合作商的内部关系。针对“自营”和“佣金”两种模式的平台,分别构建两周期动态定价博弈模型,探究BBP对平台外部竞争和内部合作的交互作用,分析平台的最优BBP策略以及与合作商签订的最优契约模式。阐述了平台分别以利润、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渗透率为决策目标时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契约选择方案,进一步发现了平台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