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孕产妇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分析以“孕妇教室”为平台的孕产妇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孕妇教室干预对母婴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对参加孕妇教室的延边地区孕产妇共91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延边地区孕产妇保健知识平均分为(13.19±4.07),保健态度平均分为(8.11±1.83),保健行为平均分为(22.14±3.21),其中具备良好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者分别占6.6%,49.5%和7.7%。(2)本地区绝大多数的孕产妇未接受过产前教育,占92.3%;在获取保健知识的途径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亲戚朋友,占30.8%,而通过孕妇教室获取保健知识者仅占7.7%。(3)干预前后对孕产妇的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程度变化进行比较,其中,具备良好保健知识者从干预前的6.6%上升为37.4%;具备良好保健态度者从干预前的49.5%上升为84.6%;具备良好保健行为者从干预前的7.7%上升为28.6%,以上三个维度干预前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各条目变化进行比较,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孕妇教室干预后,保健知识得分与自然分娩、纯母乳喂养、乳汁分泌量均呈正相关(P<0.01);与首次哺乳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出血、产后贫血、产后乳腺炎、巨大儿出生率均呈负相关(P<0.05);与产后便秘、产后子宫炎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保健态度得分与产后贫血、产后乳腺炎发生率呈负相关(P<0.05);与正常体重儿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保健行为得分与乳汁分泌量呈正相关(P<0.05)。(5)孕妇教室干预后,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是影响母婴健康结局的重要因素。其中,分娩方式、哺乳方式、乳汁分泌、首次哺乳时间、产后贫血、新生儿体重的影响因素为保健知识;产后乳腺炎的影响因素为保健态度;产后便秘的影响因素为保健行为。结论:(1)延边地区整体孕产妇健康情况不容乐观,有待加强。(2)孕产妇获取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以亲戚朋友为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孕妇教室等教育模式的扶持及宣传力度的同时,注重准爸爸参与的重要性。(3)研究对象在接受孕妇教室干预后,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均有所上升。但本地区大部分孕产妇的保健知识掌握率同行为的形成率有一定差距,整体行为水平仍需要促进和提高。(4)保健知识得分与自然分娩、纯母乳喂养、乳汁分泌量均呈正相关;与首次哺乳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出血、产后贫血、产后乳腺炎、巨大儿出生率均呈负相关。保健态度得分与产后贫血、产后乳腺炎发生率呈负相关;与正常体重儿发生率呈正相关。保健行为得分与乳汁分泌量呈正相关。说明良好的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可以产生良好的母婴健康结局。(5)保健知识、保健所持有的态度及日常中采取的保健行为是影响母婴健康结局的重要因素。所以应以孕妇教室为平台,更加重视孕妇教育,保障妇女儿童的生命质量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