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米糠为原料,通过酶法水解制备米糠分离蛋白,研究了提取米糠蛋白所需的酶类,以及最佳水解工艺,并对米糠蛋白的功能性质作初步的探讨。 试验所采用的原料为黑龙江五常稻米加工厂的米糠,对原料进行了测定,结果为蛋白质:12.28%、脂肪:20.01%、纤维素:23.95%、淀粉:15.44%、水分:10.78%。 酶本身就是一种蛋白质,因此在提取米糠蛋白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灭酶,通过试验,选择灭酶方式为:调pH=4,50℃,30min。 关于米糠蛋白的等电点,各文献中没有详细报道,本试验采用测定不同pH下米糠蛋白浓度的方法,对米糠蛋白的等电点进行了测定,结果米糠蛋白的等电点为pH=4.6。 不同的酶水解米糠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对细胞破壁酶类和蛋白酶类进行选择,以蛋白收率为指标,水解度为参考指标,比较各种酶水解米糠制蛋白的效果,认为纤维素酶和复合蛋白酶水解效率高,因此选择这两种酶为水解用酶。 分别对纤维素酶、复合蛋白酶、植酸酶的水解效果进行分析,在pH、温度为各酶最适条件,时间、底物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酶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比较在最佳酶用量的情况下的蛋白收率,结果蛋白收率不是很高。同时根据各种酶最佳用量,可确定配料试验中各种酶的添加范围。 采用配料试验,将纤维素酶、复合蛋白酶、植酸酶的添加量范围折合成每种酶所占的百分比,应用二因素二次旋转正交回归设计,在底物浓度15%、温度45℃、pH=5.5、添加量2%、时间2小时的条件下,以蛋白收率为指标,水解度为参考指标,建立回归模型y=70.76+1.58X1+2.40X2-0.9X12+1.28X1X2 y:蛋白收率 X1:纤维素酶添加量 X2:复合蛋白酶添加量 通过检验证实回归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和较好,通过频数分析及变量变换,选择的各种酶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纤维素酶为65.84%、蛋白酶为18.52%、植酸酶为15.64%。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酶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5℃、时间2小时、底物浓度20%、酶添加量4%、pH=5.5。 测定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起泡性、粘度,并与大豆蛋白进行了比较,结果米糠蛋白的乳化性优于大豆蛋白,而起泡性和粘度不及大豆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