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ue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探析民间文化自身的独特规律以及自发性在民间文化中的作用与价值。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四部分组成。论文正文分为4个章节,将每个年画发展时期与章节分别进行了对应。  首先是20世纪初的改良年画时期,即第一章“外在与内在互动过程中的年画改良”。这一时期的年画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文人想改变年画,但实际上,这也是对年画的一种强加;另一方面,是民众由于自我需要自发地要求改良年画。这与当时在中下层社会开展的启蒙运动直接相关。从根本上说,改良年画相对于传统年画的转变主要源自民众自发的需要,创作者也是为了满足这种来自民间的要求。  第二个时期是30年代到40年代的新年画时期,即第二章“新年画之‘新’”。这一时期愈来愈多的外力开始影响民间年画的创作与销售,在当时的延安和解放区,出现了利用传统年画形式创作的“新年画”,其目的是为抗战和革命服务。新年画创作者的身份与从前也大不相同,几乎没有来自于民间的画师艺人,绝大多数创作者既是专业的美术工作者又是革命战士,所以,这一时期的年画自然而然被赋予新的政治内涵,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新年画运动时期,即第三章“新年画运动”。年画被视为宣传工具,成了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被放进很多政治理念,然后用它来引导人们,灌输思想,这也是对年画的一种强加。当时创作新年画的目的是为工农兵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虽然这些意图是好的,但是正因为混杂着这些多种多样的政治因素,使得新年画容易成为被动改造的行动结果。  20世纪80年代至今年画进入新时期,即第四章“适应当下的新时期年画”。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一度被打压几近消亡的年画重新被重视,但却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淹没在大众文化的潮流中。幸而有以“中国木版年画普查保护工程”为代表的各项国家政策的保护,使得多地年画的传承从几近断裂的境况中走出。然而,新时期的年画有一个重要特点,那便是进入市场,成为商品经济下的产物,这就导致年画远离民间反而亲近市场。这一时期年画的变异是为了投合商业需要而不是百姓的自我需要,年画的功能也相应发生了本质变化。
其他文献
全球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的大形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建筑能耗始终居高不下。夏热冬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其建筑自发性的冬季采暖和夏季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膨胀,以及私家车的普及,给整个城市交通尤以城市中心区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而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更新速度不断提高,衰败没落的历史街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扮演着首当其冲的角色。但是当前国内对于历史街区改造方式多是以所谓的“大拆大
商业步行街的外部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它的空间结构形态影响着人们购物、休闲、娱乐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进行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现代化的建筑被建立起来。于此同时,传统建筑正面临被现代人抛弃的局面,所以,让传统建筑的室内环境适应现代的居住要求变
建筑适应气候一直是建筑领域研究与实践的追求,随着几十年的智能建筑和表皮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建筑与建筑表皮逐渐具有了整合智能、动态和可持续特征的可能性。本课题基于“生
Art Deco作为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建筑装饰风格,在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复兴后,渐渐走入了当代人们的生活,在Art Deco被粗制滥造所复制和模仿的环境下,被赋予了深厚中国文化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量急剧猛增,建筑能耗也在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同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能源枯竭等问题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投入到生态节
伴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缺乏个性破坏城市原有的肌理的现代建筑泛滥,不但引起了地域性历史文化的消失还造成了能源短缺、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
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而居住区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子空间之一,其规划及建设都对城市低碳化进程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空间句法、调查问卷及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