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型机动车驾驶者“抢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37889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动车驾驶者的“抢行”行为在中国城市交通中非常普遍,其危害性看似不大,因此一直未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数据表明,机动车驾驶者的“抢行”行为是我国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索北京市小型机动车驾驶者的“抢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国内外驾驶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和讨论,本论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预测“抢行”行为的简化的试验性理论模型,即:“抢行”行为的主要预测变量是驾驶者的态度和驾驶技术,驾驶者的人口统计信息、骑车经历等因素也可能存在影响。据此,本研究编制了“抢行”行为和态度调查表,修订了驾驶技术调查表,通过在线网站调查收集了486个有效回答。对三个调查表的因子分析得到各自的因子结构:“抢行”行为的两个因子分别是对人的“抢行”和对车的“抢行”;态度被分为反对违规、赞成违规和赞成“车让人”三个因子;操作技术和安全动机两个因子构成了驾驶技术。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年轻的男性驾驶者、出租车司机和驾龄在1~3年的驾驶者报告了更多的“抢行”行为;而回归分析的结果则说明,相比于人口统计信息、骑车经历等因素,驾驶者的态度和驾驶技术对“抢行”行为更具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则基本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抢行”行为预测模型;与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也发现了许多相似的结果,印证了本研究的可靠性。基于分析结果,本研究从交通安全教育、交警执法以及驾驶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当前机动车驾驶者“抢行”行为现状的建议。本研究的结果为“抢行”行为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交通管理部门了解现状、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了依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价值。本研究同时总结了驾驶行为研究的调查方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通过论证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影响的存在及其作用机制,从理论上分析了道德人格的文化本性,指出道德人格与文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辩证的关系。并探讨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
通过调查嫁接在8种砧木上的砂糖橘的生长指标,分析叶片、枝条解剖结构及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生长素氧化酶(IOD)活性,探讨树势与解剖结构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以枳壳、粗
低压差分信号(LVDS)作为高速、串行视频接口技术,在平板显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平板显示器向着大尺寸、高分辨率的方向不断发展,图形控制器到显示器的数据量急剧增大,高
结晶性固体物质在一定压力下都有一定熔化温度。对纯的结晶物质而言其熔点十分敏锐,一般熔距不超过0.5℃。若受到微量杂质存在的影响,可使它的熔点下降和熔化敏锐程度减低而
当前,无线电技术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和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国际电联定义的43种无线电业务在上海市都有广泛使用。截至2015年年底,上海市纳入规范管理的各类
本文对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测评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对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模型、学习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