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核心概念的案例分析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科学技术正在不断的迅猛发展中,而作为科学课程之一的生物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我国推进了新课程改革之后,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要重视大概念和重要概念。2019年试用于该课标的新教材也开始发行,新教材更加凸显概念形成过程的重要性。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如何进行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成为了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对核心概念及核心概念教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以模块一《分子与细胞》中“细胞的代谢”为例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梳理确立了该主题的核心概念为“细胞的代谢是离不开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的”。然后从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中分别选取一节课,每节课选取了三个案例,梳理了每节课生物学概念与生物学事实的关系,并据此观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一般概念的,有没有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根据研究内容,对促进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形成提出了实施建议。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对科学事实的分析和概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般概念,并促进学生核心概念的构建;(2)教师自上而下统领概念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下而上构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3)在真实、综合性的问题情景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迁移应用。根据研究内容,提出一些建议:教师要深入挖掘能够指向核心概念构建的教学资源,注重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在进行教学规划时,围绕核心概念要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教师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中华绒螯蟹幼蟹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研究方法,结合转录组分析,较系统地探究了pH胁迫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物质代谢的影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有
20世纪江苏散文家开疆拓土,留下不少散文精品,为新世纪江苏散文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求真的勇气与实践,革新的精神与创造等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新世纪江苏散文家继往开来,以
针对现有大型薄壁回转体类零件加工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精密的高架式五轴车铣加工中心,并对其结构、结构特点、加工过程等问题作了详细论述。该加工中心的
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我国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学习素材、教学过程三方面探讨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一门哲学课程,而该门哲学课程应当以哲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向学生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高中阶段的哲学教学却未能很好的践行课程标准,把哲学教学混同于一般的非哲学学科的教育和教学,远离哲学的本性。因此有必要探索出一种以哲学的方式进行高中哲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哲学咨询作为一种以对话
为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结构,研制了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实践创新平台。平台由高校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制作,强化了实践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