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推进,高等学校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高等学校内部许多体制没有跟上其发展步伐,便出现了国有资产损失、腐败等严重问题,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此背景下,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突显出来,无论是对高校财产的保全,还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审计工作的重视,成立了中央审计委员会,以更好的发挥审计的作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在实际进行相关审计工作时仍存在较大困难,许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审计结果运用有效性较低,难以真正发挥审计的价值。并且对审计结果运用有效性提升的研究较少,相关具体规定较为缺乏,有待完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并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再进一步根据近两年相关数据,综合分析目前相关审计结果运用的状况及其原因,然后对选取的X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针对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分析表明,审计结果运用的困境主要为审计结果质量不高和后续运用困难两方面,具体包括领导干部责任界定不明确,缺乏具体评价标准,审计周期长且范围大,审计力度不足等,这些原因导致了审计结果质量不高;同时对高校财产管理方面的关注不足,先离后审情况普遍,审计结果运用面较窄且运用不透明等,以至于后续审计结果运用中困难较大,难以得到有效地利用。将具体审计情况与相关理论结合,对我国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应完善相关规定、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性、完善领导干部任职各阶段审计工作以及建立审计公告制度等建议,希望能有助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有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