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2017年全球约有8.4%人口患有糖尿病,当中约一半未被确诊。糖尿病环球医疗开支占总医疗开支的11.6%,造成9.9%的总死亡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中最加重病人及医疗系统负担的并发症,约发病于25-40%的糖尿病人口,流行于2%-3%的总人口。
中医药在亚洲地区广泛应用。由几个不同研究组在不同地域而相近时期进行的聚类分析可见,不同地域的病人具有不同组合的证候。然而,现行文献综林大多以叙说式手法将既往文献综述,欠缺系统性荟萃,以及较少对糖尿病证候的自然规律作回顾及比对。
糖尿病的辨证分型方法众多,没有统一标准。在各个糖尿病相关的临床指引或研究之中,所提及之常见证型不一。而在个别证型之中,其主要诊断证候亦存在异同,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及研究带来额外的不确定性。同时,具南方地域特色的辨证分型方案亦有待补充。
中医学的其中一个优势在于确立了一个通过多年反复临床使用及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理论上能更仔细分隔开不同机理及病情变化的病人,并在现代医学基础上提供更个体化的疾病处理。然而,过往数百年均有学者提出废医存药,只承认中药的疗效而否定中医学以辨病机及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独特诊断体系。在糖尿病的具体处理中,中医辨证理论与西医辨证在临床上的协同效应未明,有需要为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提供相关研究数据作支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归纳、分析及总结糖尿病的辨证分型;继而建立具南方地域性及学术代表性的糖尿病临床辨证专家共识,并借此普查香港地区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并对中医辨证的实用性给予循证支持。
方法:
1.系统性文献荟萃
1.1从六个中英文数据库中纳入所有与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临床型文献,文献的研究方法学不受限。
1.2在第一阶段筛选,主研究者先利用搜索策略关键词于六个数据库中撷取文献标题及摘要,通过筛选文献标题及摘要剔除不适用的文献。
1.3在第二阶段筛选,经标题及摘要筛选的文献被列出并撷取全文作详细审阅,再剔除不适用的文献并附上剔除理据。
1.4从纳入的文献中纪录所有中医相关辨证的证型,并以文献类型、糖尿病或其不同并发症分类,以叙说分析法分析有关辨证方法的内容;对采用类聚法以及隐结构法等具有客观证型分析数据方法学的文献分开独立讨论。
2.德尔菲法专家共识
2.1立意抽样邀请十位来自不同地区,涵盖中医经典、方剂学、糖尿病专科、内科专科的专家教授加入小组进行不记名形式的专家共识。
2.2在第一阶段中,从现行有关糖尿病的临床指引、文献以及经典古藉中撷取及归纳糖尿病相关的证型及其症候,并将所有具复合性的症候分拆成单一症状或体症而形成基础问卷。
2.3在第一合回共性分析,十位专家各自以1-9分(Likert scale)评核不同体征或症状对诊断该证型的垂要性,并对各证型中的症候作出增补。共识定义为2/3大比数共识,达到共识而得到7至9分的项目定义为共性重要,达到共识而得到1至3分的项目定义为共性不重要,皆从问卷中移除。
2.4在第二合回共性分析,专家再次评核第一阶段中未达成共识及新增的项目,并确认第一回合的共识结果。
2.5在第一回合或第二回合达到共识的项目成为主要诊断依据;未能达到共识而平均分超过6.7或于敏感性测验中具达到共识可能性的项目成为次要诊断依据。
3.横断面研究
3.1抽样调查1087位香港地区糖尿病病人的症状及体症,利用专家共识所得的结果分辨1087位糖尿病病人的中医证型。
3.2利用其中302位同时兼有生物化学指标信息的糖尿病病人的中医证型及生物化学指标建立回归分析统计模型。
3.3回归分析使用了四个模型(传统中医辨证、传统西医生物化学结合流行病学辨证、传统中医结合流行病学辨证,以及传统中医—传统西医生物化学—流行病学结合辨证模型),观察其对肾小球滤过率差异的解释能力。
结果:
1.文献回顾结果
1.1共171篇文献文献纳入作数据撷取,包括1篇文献荟萃、4l篇临床试验研究、1篇队列研究、9篇病例系列讨论、6篇资料探勘研究、37篇叙说型文献综述研究、44篇横断面研究、5篇研究设计书及1篇学位论文。
1.2所有文献合共涉及74个中医证型,由几个基于客观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总括而言,糖尿病本病较多出现的自然症候群有脾肾气虚、肝肾阴虚、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阳虚血瘀证、胃热炽盛、胃热滞脾、肺热津伤、阴虚夹瘀以及阴阳两虚。
1.3糖尿病肾病为最多中医辨证相关研究的糖尿病并发症。
1.4从糖尿病本病于不同地区相若年份进行调研的症候及证型可见,南北两地的证型类聚及分布不一,北方略多出现气阴两虚类聚的证型及病人,而南方略多出现肺胃热类聚的证型及痰湿热互结的病人。同样,糖尿病肾病的证型类聚在南方偏向于痰湿,而在北方偏向于阴虚。可见糖尿病及其并发证的分类及分布皆具一定地域性。
2.专家共识结果
2.1十位来自不同地区,涵盖中医经典、方剂学、糖尿病专科、内科专科的专家教授同意加入小组进行不记名形式的专家共识。
2.2从《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研指导原则》、《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份》、《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及《中医症状学研究》撷取了十一个证型,包括痰湿热互结、湿热困脾、肝胃郁热、胃肠湿热、脾虚胃热、上热下寒、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及血瘀脉络
2.3为十一个证型的主要及次要诊断依据,制定了具南方地域性的专家共识。
3.横断面研究
3.1血瘀阻络为香港地区最常见的中医证型(63.7%),其次为肝肾阴虚(43.5%)、气阴两虚(27.6%)及湿热困脾(20.4%)。湿热痰类证型(湿热困脾、痰湿热互结、胃肠湿热)合共37.8%。
3.2单纯传统西医生物化学结合流行病学辨证只可以为糖尿病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提供百37.1%的解释;而单纯传统中医辨证亦只具相若的解释能力。传统中医一传统西医生物化学一流行病学结合辨证模型在结合所有指标的情况下能对糖尿病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提供最佳的解释能力,达67.3%。
结论:
文献荟萃总结了糖尿病中医辨证相关的文献,分析了客观存在的证候分布及类聚,显示了南北方的不一,为继后相关研究建立基础;利用德尔菲专家共识法继承现有的临床引指及研究,深化及拓阔了各个临床指引对糖尿病的辨证,令糖尿病于南方地区的中医辨证更全面及具体,为香港地区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作首次系统性普查;并利用横断面研究及简单的回归模型,展示了中医辨证在西医辨证的基础上能有效提高对肾小球滤过率差异的解释能力,以循证方法支持了中医辨证的重要性以及中医协作的优势,并利用临床数据支持了证型诊断专家共识的实用性。
中医药在亚洲地区广泛应用。由几个不同研究组在不同地域而相近时期进行的聚类分析可见,不同地域的病人具有不同组合的证候。然而,现行文献综林大多以叙说式手法将既往文献综述,欠缺系统性荟萃,以及较少对糖尿病证候的自然规律作回顾及比对。
糖尿病的辨证分型方法众多,没有统一标准。在各个糖尿病相关的临床指引或研究之中,所提及之常见证型不一。而在个别证型之中,其主要诊断证候亦存在异同,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及研究带来额外的不确定性。同时,具南方地域特色的辨证分型方案亦有待补充。
中医学的其中一个优势在于确立了一个通过多年反复临床使用及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理论上能更仔细分隔开不同机理及病情变化的病人,并在现代医学基础上提供更个体化的疾病处理。然而,过往数百年均有学者提出废医存药,只承认中药的疗效而否定中医学以辨病机及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独特诊断体系。在糖尿病的具体处理中,中医辨证理论与西医辨证在临床上的协同效应未明,有需要为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提供相关研究数据作支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归纳、分析及总结糖尿病的辨证分型;继而建立具南方地域性及学术代表性的糖尿病临床辨证专家共识,并借此普查香港地区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并对中医辨证的实用性给予循证支持。
方法:
1.系统性文献荟萃
1.1从六个中英文数据库中纳入所有与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临床型文献,文献的研究方法学不受限。
1.2在第一阶段筛选,主研究者先利用搜索策略关键词于六个数据库中撷取文献标题及摘要,通过筛选文献标题及摘要剔除不适用的文献。
1.3在第二阶段筛选,经标题及摘要筛选的文献被列出并撷取全文作详细审阅,再剔除不适用的文献并附上剔除理据。
1.4从纳入的文献中纪录所有中医相关辨证的证型,并以文献类型、糖尿病或其不同并发症分类,以叙说分析法分析有关辨证方法的内容;对采用类聚法以及隐结构法等具有客观证型分析数据方法学的文献分开独立讨论。
2.德尔菲法专家共识
2.1立意抽样邀请十位来自不同地区,涵盖中医经典、方剂学、糖尿病专科、内科专科的专家教授加入小组进行不记名形式的专家共识。
2.2在第一阶段中,从现行有关糖尿病的临床指引、文献以及经典古藉中撷取及归纳糖尿病相关的证型及其症候,并将所有具复合性的症候分拆成单一症状或体症而形成基础问卷。
2.3在第一合回共性分析,十位专家各自以1-9分(Likert scale)评核不同体征或症状对诊断该证型的垂要性,并对各证型中的症候作出增补。共识定义为2/3大比数共识,达到共识而得到7至9分的项目定义为共性重要,达到共识而得到1至3分的项目定义为共性不重要,皆从问卷中移除。
2.4在第二合回共性分析,专家再次评核第一阶段中未达成共识及新增的项目,并确认第一回合的共识结果。
2.5在第一回合或第二回合达到共识的项目成为主要诊断依据;未能达到共识而平均分超过6.7或于敏感性测验中具达到共识可能性的项目成为次要诊断依据。
3.横断面研究
3.1抽样调查1087位香港地区糖尿病病人的症状及体症,利用专家共识所得的结果分辨1087位糖尿病病人的中医证型。
3.2利用其中302位同时兼有生物化学指标信息的糖尿病病人的中医证型及生物化学指标建立回归分析统计模型。
3.3回归分析使用了四个模型(传统中医辨证、传统西医生物化学结合流行病学辨证、传统中医结合流行病学辨证,以及传统中医—传统西医生物化学—流行病学结合辨证模型),观察其对肾小球滤过率差异的解释能力。
结果:
1.文献回顾结果
1.1共171篇文献文献纳入作数据撷取,包括1篇文献荟萃、4l篇临床试验研究、1篇队列研究、9篇病例系列讨论、6篇资料探勘研究、37篇叙说型文献综述研究、44篇横断面研究、5篇研究设计书及1篇学位论文。
1.2所有文献合共涉及74个中医证型,由几个基于客观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总括而言,糖尿病本病较多出现的自然症候群有脾肾气虚、肝肾阴虚、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阳虚血瘀证、胃热炽盛、胃热滞脾、肺热津伤、阴虚夹瘀以及阴阳两虚。
1.3糖尿病肾病为最多中医辨证相关研究的糖尿病并发症。
1.4从糖尿病本病于不同地区相若年份进行调研的症候及证型可见,南北两地的证型类聚及分布不一,北方略多出现气阴两虚类聚的证型及病人,而南方略多出现肺胃热类聚的证型及痰湿热互结的病人。同样,糖尿病肾病的证型类聚在南方偏向于痰湿,而在北方偏向于阴虚。可见糖尿病及其并发证的分类及分布皆具一定地域性。
2.专家共识结果
2.1十位来自不同地区,涵盖中医经典、方剂学、糖尿病专科、内科专科的专家教授同意加入小组进行不记名形式的专家共识。
2.2从《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研指导原则》、《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份》、《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及《中医症状学研究》撷取了十一个证型,包括痰湿热互结、湿热困脾、肝胃郁热、胃肠湿热、脾虚胃热、上热下寒、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及血瘀脉络
2.3为十一个证型的主要及次要诊断依据,制定了具南方地域性的专家共识。
3.横断面研究
3.1血瘀阻络为香港地区最常见的中医证型(63.7%),其次为肝肾阴虚(43.5%)、气阴两虚(27.6%)及湿热困脾(20.4%)。湿热痰类证型(湿热困脾、痰湿热互结、胃肠湿热)合共37.8%。
3.2单纯传统西医生物化学结合流行病学辨证只可以为糖尿病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提供百37.1%的解释;而单纯传统中医辨证亦只具相若的解释能力。传统中医一传统西医生物化学一流行病学结合辨证模型在结合所有指标的情况下能对糖尿病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提供最佳的解释能力,达67.3%。
结论:
文献荟萃总结了糖尿病中医辨证相关的文献,分析了客观存在的证候分布及类聚,显示了南北方的不一,为继后相关研究建立基础;利用德尔菲专家共识法继承现有的临床引指及研究,深化及拓阔了各个临床指引对糖尿病的辨证,令糖尿病于南方地区的中医辨证更全面及具体,为香港地区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作首次系统性普查;并利用横断面研究及简单的回归模型,展示了中医辨证在西医辨证的基础上能有效提高对肾小球滤过率差异的解释能力,以循证方法支持了中医辨证的重要性以及中医协作的优势,并利用临床数据支持了证型诊断专家共识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