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芷江县大垅乡属于湘西南地区,地处湖南省、贵州省,芷江县、会同县、洪江县、天柱县,翁洞镇、碧涌镇、漠滨乡、托口乡、冷水溪乡、板山乡结合之地,方言情况较复杂,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力图构建芷江大垅话的体貌系统,希望反映出大垅话体貌的真实面貌,为湘西南方言的研究做一丝贡献。本文在体貌概念上采用李如龙(1996)和李小凡(1998)的观点,从体和貌两条线展开论述,“体”是从词平面角度出发的,表示表示动词在时间进程中变化的特点。“貌”则与动作、事件的时间进程关系较少的情貌,而是表示从句平面的角度观察事件发生、存在、变化与否,情貌体现主体的一定意想和情绪。文中描述了大垅话的8类体和7类貌,全文由绪论、动词的体、动词的貌和结语四个部分组成。大垅话的8类体分别为实现体、进行体、持续体、继续体、经历体、起始体、将始体、复原体。实现体标记为“咖1[ka44]”;进行体标记有“在[tsei22]”“在呔[tsei22tai15]”、“在箇[tsei22kei212]”、“起1[tc‘i44]”;持续体标记有“起2[tc‘i44]”、“倒[tau44]”、“倒起[tau44tci44]"、“紧倒[tsin44tau44]"、’‘紧倒起[tsin44tau44tc’i44]";继续体标记有“下/下去[xa22k‘γ15]”;经历体标记为“过[ko15]”;起始体标记为“起来[tc‘i44lai212]”;将始体标记有“要[iau15]”、“快[k‘uai15]”、“快要[k’uai15iau15]";复原体标记为“转[tcyεn15]"。7类貌分别为短时貌、尝试貌、可能貌、可试貌、已然貌、反复貌、随意貌。“下[xa22]”、“一下[i44xa22]”、“下子[xa22tsae44]"、“一下子[i44xa22tsae44]"既具有短时貌功能,也具有尝试貌功能,但二者的用法和意义有所区别;“得[t(?)44]”既具有可能貌功能,也具有可试貌功能,但二者的用法和意义有所区别;已然貌标记包括“啦[1a22]”、“嘀[ti44]”、“嘀啦[ti44la]”、“咖2[ka44]”;反复貌标记包括“V咖又V”;随意貌标记为“盲[ma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