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经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闭塞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斑块不稳定继而引起急性血栓形成是ACS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降脂治疗稳定斑块同时又可阻止粥样斑块发生、发展。新近研究结果指出[1],严格控制血脂,不但可减少ACS患者冠状动脉事件,还可阻止或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因此,ACS患者强化降脂治疗成为新的治疗方案。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抑制血浆胆固醇合成,并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增强LDL摄取和代谢,降低LDL水平。大规模冠心病一级、二级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可以从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获益。在ACS患者中,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并通过他汀类药物的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和血小板聚集等非调脂作用,可有效降低ACS患者急性期病死率,改善预后[2]。肝脏是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场所,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膜通透性升高,导致存在于肝细胞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释放入血。测定血浆ALT、AST水平是诊断肝功能损害的主要方法,其高低与病情程度平行,大于3倍正常值上限(ULA)视为转氨酶升高。临床研究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中1%出现转氨酶升高,多发于用药初13个月,并且转氨酶升高与他汀类药物代谢途径和剂量有关[3]。但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短期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目的:观察不同代谢途径、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对ACS患者肝功能短期影响;分析他汀类药物对转氨酶的影响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112011.11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110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35例,年龄2786岁,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腹围,吸烟史,饮酒史,脂肪肝病史。110例患者分为6组:辛伐他汀20mg/d(1组)、40mg/d(2组),阿托伐他汀20mg/d(3组)、40mg/d(4组),瑞舒伐他汀5mg/d(5组)、10mg/d(6组)。监测患者服药前(TO)、服药35天(T1)、710天(T2)、1520天(T3)血浆ALT、AST水平,ALT或AST升高≥3ULA停用他汀类药物。排除标准:活动性肝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用药前转氨酶异常(ALT、AST≥3ULA);肌病;近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停药时间未满1个月;他汀类药物过敏或其他明确禁忌的患者。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方差齐条件者,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未满足正态、方差齐条件者,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行×列表χ2检验,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服药后相同时间,各组间血浆ALT、AST升高3ULA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内血浆ALT、AST升高3ULA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分析服用他汀类药物转氨酶未升高达3ULA患者的血浆ALT、AST水平发现:服药前后各组内血浆ALT、AS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后相同时间点,各组间服药前、服药35天、1520天,各组间血浆ALT、AS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710天,各组间血浆AL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AST水平有差异(P<0.05),调整检验水准后统计分析发现:阿托伐他汀20mg/d、40mg/d与辛伐他汀40mg/d相比,血浆AS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4),阿托伐他汀20mg/d、40mg/d组服药710天后血浆AST水平高于辛伐他汀40mg/d组,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4)。转氨酶升高的危险因素有饮酒、脂肪肝。饮酒与不饮酒者转氨酶升高的比数比例2.03,患有脂肪肝与不患有脂肪肝者转氨酶升高的比数比例2.745。结论:不同代谢途径、不同剂量的常用他汀类药物对ACS患者肝功能短期影响无显著性差异;饮酒、脂肪肝是他汀类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