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无疑对我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增长和外贸扩张,我国环境质量迅速恶化,几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对经济增长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对外贸易被推到风口浪尖,有关“对外贸易-环境污染”的讨论层出不穷。本文尝试从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切入,深入探讨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我国对外贸易隐含污染、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增加值贸易含污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就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主要阐释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一般均衡模型,以及以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的对外贸易隐含污染分析方法。其次,立足于我国对外贸易和环境污染的现状,本文就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全面数据整理,揭示了两者之间在变动趋势上的相似特征。再次,本文从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和对外贸易隐含污染两个层面探讨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在对外贸易环境影响效应层面上,借鉴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一般均衡模型,分别从省级和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两个角度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包括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贸易壁垒效应、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等。规模效应方面,对外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污染排放的增加;结构效应方面,我国对外贸易优势部门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产业转变过程中,资本劳动比的增加使得污染排放增多;技术效应方面,由对外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起到污染减排作用,技术效应的污染减排作用在我国对外贸易发达的东部地区体现的尤其明显;贸易壁垒方面,一国贸易壁垒的降低在短期内会使得污染排放增多,但中长期贸易壁垒降低有利于污染减排;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方面,由于我国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的部门具有污染排放强度小、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因此垂直专业化分工也起到污染减排作用。在对外贸易隐含污染层面上,分别从单区域竞争型投入产出和多区域非竞争型投入产出两个角度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含污状况。基于单区域竞争型投入产出的对外贸易隐含污染方面,从总量看,我国出口含污量大于进口含污量;从时序看,进出口含污都呈现下降态势;从含污部门分布看,进出口含污主要集中在进出口贸易规模较大的部门,如通信、纺织、化学等部门;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含污的三个因素(对外贸易规模、技术进步、对外贸易结构)方面,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促进了对外贸易含污量的增加,技术进步抑制了对外贸易含污量的增长,对外贸易结构转变与优化对贸易隐含污染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基于多区域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隐含污染方面,引入真实反映一国贸易额的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考察和分析我国与美日韩增加值贸易含污状况。结论表明,我国与美日韩增加值贸易额与总值贸易额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贸易规模存在“缩水”现象;增加值出口含污远远高于增加值进口含污,增加值进出口含污的差距一方面体现了增加值出口和进口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同美日韩三国清洁生产技术方面的差距;在影响我国增加值贸易含污的因素上,技术进步起抑制污染排放作用,贸易规模因素起促进污染排放作用,贸易结构因素的影响尚不明显。最后,在总结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后,本文就控制并减少对外贸易给我国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对外贸易规模的快速扩张确实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对外贸易所引致的技术进步、垂直专业化分工等又起到了缓解环境质量恶化的作用,因此,适当的做法是适时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调整对外贸易结构,积极利用对外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抵消贸易规模扩张对环境的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