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急剧增长使得就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质量评价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的相关研究多立足于高校和整个社会层面,定性的研究较多,而把学生看成就业指导服务的“顾客”,运用顾客满意度理论和模型展开研究的尝试是理论上的一种探索,也从实践层面为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具体数据和理论支持。本研究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多种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即ACSI模型)设计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概念模型,阐明了7个潜变量并提出10条假设,依据美国大学生满意度量表等成熟量表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量表进行了修订,设计了实证阶段的流程和方案。选取江苏地区的四所高校开展实证研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先后进行了样本构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模型估计和检验、模型调整,得到了研究中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随后通过路径分析和多群组分析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探讨了模型对不同性别、学校层次及成绩水平的学生的普适性,主要结论包括: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学生满意度的总体水平不高,尤其在就业指导工作支持和就业目标达成度方面较低;在求职技能技巧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学生感知价值偏低;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主要受就业指导感知质量的正向影响,也受学校形象、总体感知质量及感知价值的影响;学生期望对就业指导感知质量产生直接正向影响,间接影响满意度;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正向影响学生忠诚度;学生性别、成绩水平、学校差异影响部分路径系数。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策略建议:构建重视就业指导满意度测评的制度环境;重视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学生质量感知;打造个性化、全过程的职业生涯教育;促进就业指导服务开放融合发展。以期高校在全社会增色中国就业“动员令”的背景下,不断转变观念、完善机制,以学生为本,创造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