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大量形成和迅速发展是我国东部沿海等地区经济增长卓有成效的方式之一。内生型产业集群有着强烈的本土特色,集群主体间联系紧密,产业关联度高,资源共享渠道广,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年来内生型产业集群发展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研发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不足,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同时随着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攀升、国际贸易壁垒增多、环境压力凸显等问题的出现,集群经济遭遇了发展“瓶颈”,产业集群升级迫在眉捷。因此,研究内生型产业集群升级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论文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内生型产业集群特征条件和现有研究的不足,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实证分析等理论和方法,从局部到整体(从集群企业网络到集群多元主体网络),从静态到动态(静态结构到动态演化),将因素与结构相结合(集群知识更新与集群网络结构),研究内生型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机制。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 (1)研究了内生型产业集群企业网络形成机制及结构演化规律。提取信任作为集群网络结构演化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用四个衡量任信度的指标量化集群企业信任程度,利用灰色关联度算法计算企业间的信任度;研究了集群企业间的合作行为与信任度的动态调整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轮轴型和卫星型)集群中企业网络的宏观结构演化特征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节点企业信任度的动态调整,两种集群网络的网络密度均减少,并趋于稳定;两种集群网络均涌现出社区结构,但轮轴型集群网络的社区特征明显强于卫星型集群网络;在轮轴型集群网络中出现桥节点。 (2)研究了企业网络结构演化对内生型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机制。以社会网络的结构洞和弱连接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理论假设:内生型产业集群企业网络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结构和集群创新类型高度相关;集群企业网络中的社区内关系有利于促进集群企业的增量式创新,而集群企业网络中社区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集群实现突破式创新。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温州欧海、永嘉、瑞安等皮革(鞋革)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了集群企业网络结构演化对集群升级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理论假设。 (3)融入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多元主体,建立了内生型产业集群多元主体知识网络结构模型。具体研究了内生型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生产型服务机构及政府机构等四类主体,对知识吸收、创造等过程发挥的知识的吸收与创新力、创造与扩散力、整合力及引导力等四类作用力;构建了多元主体网络中四类作用力在知识更新中发挥作用的“四力”模型。研究指出四类主体、四类作用力等集群知识网络要素作用的发挥,以及相互间的有效匹配,是集群顺利升级的关键。 (4)研究了多元主体知识网络结构支撑下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机制。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关假设:伴随着集群网络中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的多元化,集群网络中的多元主体间的学习机制呈现出二元特征——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学习机制的二元特征实现了集群网络的两种知识更新——增量式更新与突破式更新;两类学习方式的均衡实施是实现内生型产业集群企业和集群整体的知识更新的关键。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浙江余姚梁弄、经济开发区、泗门等灯具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了多元主体知识网络对内生型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理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