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辨证与辨病不同策略下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依据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中国知网、CBM、CSCD、PubMed、EMBASE.com、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3月),同时检索相关会议论文、灰色文献,获取所有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提取各研究的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依据文献纳入标准中是否只纳入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型的患者,将稳心颗粒辨证策略用药和辨病策略用药视为两种不同的干预措施。应用RevMan、Stata软件对辨证策略用药、辨病策略用药、盐酸普罗帕酮三种干预措施的结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117篇,最终纳入文献21篇,2254例患者,结果显示辨证策略文献作者主要来至于中医院(85.7%),辨病策略文献作者主要来至于西医(92.9%)。纳入的研究中,所有文献均提及随机,9.52%随机方法正确,4.76%捉及盲法且盲法正确,4.76%提及隐蔽分组且方法正确,19.04%描述了数据的完整性及缺失的原因,57.14%详细描述了纳入及排除标准,90.48%评价了药物的不良反应,90.48%描述了统计方法。直接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辨证使用稳心颗粒与盐酸普罗帕酮两种干预措施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疗效[OR=1.42,95%CI (1.01,1.98), P=0.04<0.05],临床症状疗效[OR=2.65,95%(1.65,4.24) P=0.0001<0.001]、心悸症状疗效[OR=4.44,95%CI (2.56 7.22),P=0.00001<0.001]、胸闷症状疗效[OR=3.39,95%CI (1.96 5.84), P=0.0001<0.001]、药物的不良反应[OR=0.34,95%CI (0.20 0.56),P=0.0001<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辩证策略使用稳心颗粒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疗效、临床症状疗效、心悸症状疗效、胸闷症状疗效以及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盐酸普罗帕酮;辨病使用稳心颗粒与盐酸普罗帕酮两种干预措施的临床症状疗效[OR=3.33,95%CI (1.86,5.96),P<0.001]、药物的不良反应[OR=0.34,95%CI为(0.21,0.56),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小时动态心电图疗效[OR=0.88,95%CI (0.67,1.16), P=0.0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辨病策略使用稳心颗粒在临床症状疗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优于盐酸普罗帕酮,而在24小时心电图疗效方面二者疗效相当。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辨证、辨病使用稳心颗粒两种不同干预措施的24小时动心电图疗效差异[OR=1.58,95%CI(1.02,1.46)),(P=0.04<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辨证策略使用稳心颗粒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疗效方面优于辨病策略用药。临床症状疗效[OR=0.78,95%CI(0.36,1.67),(P=0.53>0.05)]、不良反应[OR=0.92,95%CI (0.43,1.97), P=0.8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不同的用药策略在临床症状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相当。结论①稳心颗粒较盐酸普罗帕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综合症状疗效,降低恶心呕吐、窦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②网状Meta提示辨证策略较辨病策略使用稳心颗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疗效。③尽管辨证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纳入文献质量评价高,但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