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学者们对地方政府竞争以及官员晋升锦标赛中政府行为以及地方官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有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官员受到来自于财政分权以及政治集权下的官员竞赛锦标赛的双重激励,在各级地方政府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地方政府竞争在推动经济发展并带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等激励扭曲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各级地方政府采取出口导向为主的政策扶持下,对外贸易一度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最活跃,增长最快的一部分。我国的外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出口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地方政府有极强的动力去干预外贸出口,以期实现经济增长。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来探寻作为政府行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官员面临的晋升压力与我国外贸出口之间的关系。
本文基于我国外贸出口近年来面临的出口增速放缓的现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力的事实,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以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对地方政府竞争中官员晋升压力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从理论上进行传导机制分析并提出了研究假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 2005-2014 年我国 284 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外贸出口等相关指标组成的面板数据,借鉴学者们的做法,利用 GDP 增长率、财政盈余、失业率这三个指标来构建地方政府竞争中官员面临的晋升压力,以期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地方政府竞争中政府官员的晋升压力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以及地区差异效应。本文的实证研究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总体出发,将 GDP增长率、财政盈余、失业率这三个指标以各省份、行政区划、各综合实力城市的三个指标的均值为比较基础,构建衡量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官员晋升压力指数,然后分别进行全样本回归,以期得到三个分类标准下构建的官员晋升压力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的总体效应。
其次,本文立足于我国各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现实差异,结合各城市外贸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以及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多维横向竞争的现象,将 284 个样本城市按照各省份、行政区划、各综合实力城市的城市划分标准进行分类,依次分组回归,从各省份、行政区划、各综合实力城市不同角度来研究官员晋升压力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的地区差异。
最后,本文分别通过运用 GDP 增长率单项指标衡量官员晋升压力,以及在 GDP 增长率、财政盈余、失业率这三个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与民生相关指标来衡量官员晋升压力,并逐渐持续增加环境与民生指标的权重,逐步回归来比较转变官员晋升考核体系后官员晋升压力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压力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二,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压力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存在较显著的地区差异。第三,基于 GDP 增长率单项指标构建的官员晋升压力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第四,将环境与民生相关指标纳入官员晋升考核机制后,随着环境与民生指标权重的持续增加,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竞争对外贸出口的抑制作用呈现倒U型关系。
简言之,本文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理论,尝试结合贸易保护理论中的政府干预论、地方政府竞争理论,以“经济参与人”及“政治参与人”的角色对外贸出口进行干预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上对地方政府竞争中官员晋升压力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充分考虑到我国区域间外贸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根据省份、行政区划、各综合实力城市三类城市划分标准,将现有多数研究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由省级扩展到地级市,以期更深入地研究地方政府竞争中政府官员影响外贸出口的效应。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为外贸发展总结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主要包括:继续深化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考核体系,引导政府外贸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职能转变,坚持地方政府治理因地制宜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文基于我国外贸出口近年来面临的出口增速放缓的现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力的事实,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以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对地方政府竞争中官员晋升压力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从理论上进行传导机制分析并提出了研究假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 2005-2014 年我国 284 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外贸出口等相关指标组成的面板数据,借鉴学者们的做法,利用 GDP 增长率、财政盈余、失业率这三个指标来构建地方政府竞争中官员面临的晋升压力,以期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地方政府竞争中政府官员的晋升压力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以及地区差异效应。本文的实证研究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总体出发,将 GDP增长率、财政盈余、失业率这三个指标以各省份、行政区划、各综合实力城市的三个指标的均值为比较基础,构建衡量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官员晋升压力指数,然后分别进行全样本回归,以期得到三个分类标准下构建的官员晋升压力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的总体效应。
其次,本文立足于我国各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现实差异,结合各城市外贸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以及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多维横向竞争的现象,将 284 个样本城市按照各省份、行政区划、各综合实力城市的城市划分标准进行分类,依次分组回归,从各省份、行政区划、各综合实力城市不同角度来研究官员晋升压力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的地区差异。
最后,本文分别通过运用 GDP 增长率单项指标衡量官员晋升压力,以及在 GDP 增长率、财政盈余、失业率这三个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与民生相关指标来衡量官员晋升压力,并逐渐持续增加环境与民生指标的权重,逐步回归来比较转变官员晋升考核体系后官员晋升压力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压力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二,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压力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存在较显著的地区差异。第三,基于 GDP 增长率单项指标构建的官员晋升压力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第四,将环境与民生相关指标纳入官员晋升考核机制后,随着环境与民生指标权重的持续增加,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竞争对外贸出口的抑制作用呈现倒U型关系。
简言之,本文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理论,尝试结合贸易保护理论中的政府干预论、地方政府竞争理论,以“经济参与人”及“政治参与人”的角色对外贸出口进行干预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上对地方政府竞争中官员晋升压力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充分考虑到我国区域间外贸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根据省份、行政区划、各综合实力城市三类城市划分标准,将现有多数研究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由省级扩展到地级市,以期更深入地研究地方政府竞争中政府官员影响外贸出口的效应。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为外贸发展总结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主要包括:继续深化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考核体系,引导政府外贸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职能转变,坚持地方政府治理因地制宜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