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选择适合该研究区的退耕还林(草)模式,本文对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区四种植被模式(光皮桦+牛鞭草作为模式Ⅰ、苦竹+草模式作为模式Ⅱ、撑绿杂交竹+草模式作为模式Ⅲ、农耕地作为模式Ⅳ)土壤入渗过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定位观测,分析土壤入渗速率与土壤物理性质相关性,探讨影响土壤入渗率的主要因子。选用Horton入渗模型、Philip入渗公式和土壤入渗通用公式分别对四种植被模式的土壤入渗过程进行模拟。从土壤入渗功能、枯枝落叶层最大持水量以及土壤贮水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研究表明:表层土壤容重与土壤初渗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表土非毛管孔隙度、表土总孔隙度和表土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初渗率的影响较大。表层毛管孔隙度对土壤稳渗率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且土壤稳渗率随着表土毛管孔隙的增加而增加,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底层土壤毛管孔隙度、表层土壤容重以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稳渗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Philip入渗公式和Horton公式在入渗衰减阶段,拟合较好,在接近稳定阶段,拟合效果不理想。土壤入渗通用公式与实测曲线在入渗衰减阶段的入渗过程最为相似,拟合较好。因此,土壤入渗通用公式比较适合模拟该区的土壤入渗过程。 对枯落物层分析得出,模式Ⅰ、模式Ⅱ和模式Ⅲ枯落物现存量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年际间变幅较大。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与枯落物现存量变化趋势一致,变化规律为模式Ⅱ>模式Ⅲ>模式Ⅰ,模式Ⅳ缺乏枯落物覆盖,最大持水量为0。对土壤持水量分析得出,四种植被模式0~20cm土层非毛管孔隙度均比20~40cm土层高。变化趋势为模式Ⅱ>模式Ⅲ>模式Ⅳ>模式Ⅰ。土壤入渗性能变化趋势为模式Ⅱ>模式Ⅳ>模式Ⅲ>模式Ⅰ。 四种植被模式枯落物现存量、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渗透性能增幅有所不同,增幅最大是模式Ⅱ,其次是模式Ⅳ,再次是模式Ⅰ,最后是模式Ⅲ。根据阶段性定位研究结果得出,苦竹+牛鞭草(模式Ⅱ)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改良作用较大,其次是桦木+牛鞭草(模式Ⅱ),再次是模式Ⅳ,最后是模式Ⅲ。从水源涵养功能的角度,苦竹+牛鞭草模式在该研究区比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