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藤梨抗瘤方对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术后再发、复发及癌变的影响目的:拟从中医“扶正祛邪”理论出发,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的作用优势,探究“藤梨抗瘤方”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术后的防治作用,为中医中药在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复发及癌变等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90例就诊于贵州省中医院(肛肠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于电切术后3~5天病理确诊为腺瘤后开始服用“藤梨抗瘤方”,每天2次,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经电镜下切除术治疗,出院后未予特殊处理,定期同治疗组复查,予观察记录。半年后常规检查,观测腺瘤性息肉复发、再发、癌变情况、肝肾功及CD4+、CD8+、CD4+/CD8+、NK细胞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1.藤梨抗瘤方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一般情况、肝肾功等无明显影响,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2.在息肉再发与复发方面:治疗组45例中有11例(24.4%)有息肉发生(再发+复发),总共39枚,对照组45例中27例(60%)再次发生息肉(再发+复发),总共68枚,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藤梨抗瘤方在干预腺瘤性息肉术后复发与再发具有一定作用。3.藤梨抗瘤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观察后复查发现,两组在息肉大小、发生位置及带蒂情况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在息肉上皮内瘤变方面:治疗组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无瘤变分别为9(23.1%)、5(12.8%)、25(64.1%),对照组分别为23(33.8%)、19(27.9%)、26(38.2%),P=0.032(P<0.05),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病理类型方面:治疗组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其他息肉分别为:12(30.8%)、7(17.9%)、3(7.7%)、17(43.6%),对照组分别为:31(45.6%)、17(25.0%)、9(13.2%)、1 1(16.2%),P=0.03(P<0.05),表明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4.临床腺癌发生情况:试验过程中对照组发现一例患者有1枚腺瘤已经穿透黏膜肌层,浸润到黏膜下层,达到临床腺癌的诊断,其发生率占总患者(例)2.2%,占总息肉(枚)1.47%,P=0.45(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藤梨抗瘤方对机体免疫功能干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CD4+、CD4+/CD8+、NK细胞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CD8+的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结果表明藤梨抗瘤方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结论:术后6个月肠镜复查及回访发现“藤梨抗瘤方”能够降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术后息肉的再发与复发及上皮内瘤变率,降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同时能提高CD4+、CD4+/CD8+、NK细胞含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肝肾功没有显著影响。第二部分:C57BL/6小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C57BL/6小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模型,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A组(模型组)35只及B组(空白组)25只,选择AOM联合DSS三循环建立小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模型,AOM最佳剂量为10mg/kg腹腔注射,隔2周一次,循环3次。DSS浓度为2.5%自由饮用1周后正常喂养2周,循环3次,即3个循环9周时间造模,每次循环结束后各组分别随机取6只小鼠进行解剖,通过肉眼及病理切片观察小鼠腺瘤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实验第1循环结束后,A组(模型组)与B组(空白组)均为未见息肉形成。第2循环结束后,模型组6只中有3只病理下可见腺瘤形成,空白组未见明显改善。第3循环后,正常组仍未见明显改善,模型组6只小鼠病理切片及肉眼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腺瘤生长,腺瘤发生率为6/6× 100%=100%,两组间有明显差异,表明造模成功。结论:AOM/DSS三循环建小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模型成功率高达100%,可重复性强,是小鼠肠道腺瘤性息肉模型建立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运用。第三部分:藤梨抗瘤方对C57BL/6小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目的:通过藤梨抗瘤方对结直肠腺瘤C57BL/6小鼠进行干预治疗,研究藤梨抗瘤方对小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及相关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8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A组:AOM/DSS(模型组)22只,B组:空白组14只,C组:藤梨抗瘤方(低剂量组)12只,D组:藤梨抗瘤方(中剂量组)12只,E组:藤梨抗瘤方(高剂量组)12只,F组:塞来昔布组(阳性对照组)12只,小鼠肠道腺瘤性息肉模型建立,选择AOM联合DSS三循环法(具体同实验第一部分);干预措施:C、D、E、F组在模型组基础上进行药物干预,即在腹腔注射AOM的同时开始药物干预,直至实验结束。给药方法和剂量:C、D、E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予不同浓度的藤梨抗瘤方进行灌胃0.2ml/d/只,时间:第1周至第10周。F组:予20 mg/kg/d塞来昔布灌胃,每日1次,时间:第1周至第10周。结果:1.藤梨抗瘤方低剂量组对小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上皮内瘤变率无明显改善,结果与模型组相近(p>0.05),中、高剂量组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且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藤梨抗瘤方中、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藤梨抗瘤方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小鼠模型的INF-γ、IL-2、TNF-α含量具有明显作用,能提高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模型组小鼠INF-γ、IL-2、TNF-α含量。其中INF-γ含量与阳性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藤梨抗瘤方中剂量组IL-2含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藤梨抗瘤方高剂量组TNF-α含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藤梨抗瘤方对肠道肿瘤小鼠的CD4+(%)、NK细胞含量及CD4+/CD8+优于阳性对照组,对CD8+(%)含量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验证了藤梨抗瘤方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改善作用。结论:1.藤梨抗瘤方具有一定预防和抵制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与发展的作用,其作用与塞来昔布相似,但对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塞来昔布。2.藤梨抗瘤方能增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小鼠INF-γ、IL-2、TNF-α及CD4+、CD4+/CD8+、NK细胞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这可能是抑制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