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前,中国并无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在经济、政治和安全上与英国完全处于互不干涉的平等地位,但中英鸦片贸易之后,中英两国的关系发生变化,中国由独立的、在文化上占据统治地位的“天朝上国”,被资本主义的英国纳入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的一环,双方的经济、政治、安全地位均有所改变。中英鸦片贸易使中国在经济上由贸易出超转变为极度贫乏而依赖英国贸易的状态,在政治上由平等自主转而受制于英国,在安全上则从独立安全变得赢弱而任人宰割。本文将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当中的依附理论,探讨英国如何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殖民范畴、如何使中英关系由非依附关系变为依附关系。根据依附理论的首要理论假设,鸦片贸易后的中英关系符合“中心-外围”结构及其理论假设的三个内容,即:(1)国际体系中只存在唯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由于“追逐利益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对利润的追求刺激每个公司彼此竞争、进行积累、扩大生产规模,并到处搜寻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出售商品的机会。所以,扩大市场是这个结构的“中心”的固有倾向;(2)在发达的中心区和不发达的边缘区存在着不等价交换关系,即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中心国家在自由竞争、扩张市场的过程中,遵循的经济政策是“对殖民地的征服以及为宗主国的利益打开受保护的工业,摧毁殖民地的手工业”,或在垄断时期“开发剩余价值率高于中心国家的新地区,减少劳动力成本和不变成本”。这样,边缘区便容易形成对中心区严重的商业依附、金融依附和技术依附,失去社会传统的功能,以中心国家向其所出售的商品为市场需求,即便有部分发展,也属于畸形和有限的发展,同时,还导致群众普遍贫穷;(3)存在一个比较牢固的二元社会结构,其中包括国际经济中强盛的国家与贫穷落后的国家并存、一国体系内上层人物和劳苦大众并存等,而且这种二元对立存在扩大趋势。对于大英帝国来说,鸦片曾意味着源源不断的财富和政治特权。对于清政府时期的中国来说,鸦片意味着屈辱及荒谬的不平等历史,以及经济政治上的双重损失,但同时它也将中国拉进全球体系,为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掀开序幕。中英关系的改变是必然的。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近代化的代价。研究中英鸦片贸易对中英关系的重塑,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了解资本主义发展路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