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4年做市商制度的推出,为中小企业迅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改变了之前只有协议转让制度的局面。对于降低准入门槛、改变新三板自设立以来流动性较差和估值混乱的局面,具有突破性的意义。而对于挂牌企业而言意义非凡,则是因为做市商制度与市场的合理估值、流动性的增强与市场的融资密切相关。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选取自2014年8月25日以来开始实行做市商制度后,2014年内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87家挂牌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做市商制度的推出,为中小企业迅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改变了之前只有协议转让制度的局面。对于降低准入门槛、改变新三板自设立以来流动性较差和估值混乱的局面,具有突破性的意义。而对于挂牌企业而言意义非凡,则是因为做市商制度与市场的合理估值、流动性的增强与市场的融资密切相关。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选取自2014年8月25日以来开始实行做市商制度后,2014年内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87家挂牌公司和215家采用协议转让制度的挂牌企业作为样本企业,收集其2014-2016共计3年的各项数据,并以流动性、估值和融资作为中介变量,通过构建影响机制模型,对215家企业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做市商制度对于合理估值、流动性的增强与市场的融资的的影响,并验证做市商制度是否通过对三者的促进增强了对企业影响企业的成长。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做市商制度促进企业流动性的提升、促进合理估值和企业所获取成长发展所需融资有着极强的正向推动作用,而这些方面的推动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来讲极为有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促进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讲,做市商制度确实促进了挂牌企业的成长。
尽管如此,我国的做市商制度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增强的地方。不仅在制度层面要逐步放开做市商参与主体类型,引入规范报价、引导积极做市的一系列措施和机制等,企业也要不断抓住机遇,利用做市转让制度对企业的融资能力和价值发现方面的作用,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
其他文献
钢铁行业作为我国传统工业领域的支撑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化等各方面贡献着重要力量,与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总量、规模联系紧密,目前我国面临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型。在资源制约、环保规制重要性凸显的背景下,研究我国钢铁行业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出口贸易对于该行业效率的影响,与当下所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一带一路”战略都相吻合。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40家
我国的股权激励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6年1月1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象征着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建立与推行。2011年起,我国挂牌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数量开始迅猛增长,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中小板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主,创新性强,灵活性高,更适合采取股权激励形式提高内部凝聚力,改善公司经营。如今,中小板公司已然成为我国
本文以现有的投资者情绪研究为出发点,将上证50ETF市场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投资者情绪和上证50ETF市场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补充现有的研究体系,通过实证结论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完善的认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首先回顾了包括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在内的相关理论、对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行为过程中所体现的情绪波动定义进行阐述、对有关于投资者情绪与投资收益率之间所存在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化
如何理解政府干预与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关系,正确评估干预政策有效性,是理解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本文在一个离散时间、无穷期经济中,构造了一个政府-投资者在面临经济结构不确定时通过适应性学习金融市场运行规律,从而最优决策的动态博弈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刻画股票收益“尖峰、左偏”非正态分布、长记忆、波动率聚集,以及崩盘风险等典型事实特征,具有反映现实金融市场的能力。调整模型
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依靠债务融资,因而固定收益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支持证券是以基础资产(池)作为支撑发行的一种债券。它相比于传统的债券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摆脱主体信用,有利于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融资结构、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始于2005年,但由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资产支持证券业务被
利率走廊机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之下,中央银行为推进货币政策的价格型转变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2015年末,央行公示将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作为利率走廊的上限参考,随后利率走廊实践全面展开,基准利率的运行逐渐以利率走廊作为重要约束。本文旨在研究利率走廊的背景之下,基准利率运行特征及其传导有效性。本文从利率拟合角度出发,通过带GARCH修正的Vasicek模型拟合上海同业拆借利率(Shibor)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高效、便捷、普惠、开放”已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其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金融体系。银行业作为传统金融体系中的主要代表,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如何积极应对,并成功实现业务转型和创新能力提升,对其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阐释并分析研究银行中间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固定收益市场特别是创新产品的不断发展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盘活经济存量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对于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一种创新型直接融资工具,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改善流动性状况、增强经营稳健性。在政策支持鼓励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已经开始由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优化阶段。 但目前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
产融结合作为企业实现多元化、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受到我国众多国有企业的青睐。在我国禁止金融资本向产业领域投资的历史背景下,参股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成为产业资本开展产融结合的主流途径,在国内得到不断的发展。随着我国政府对产融结合态度的进一步明朗,国有企业通过参股金融机构模式来实施产融结合已经屡见不鲜。本文就是在国有企业普遍参股金融机构的背景下,从产融结合程度差异这一新的视角分析造成国有企业参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脚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增加。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我国的海外并购事业蓬勃发展。然而,海外并购项目大幅增长,并购失败率并没有大幅下降,而导致高失败率的因素繁多。鉴于此,研究海外并购的影响因素是有必要的,只有找到影响海外并购结果的因素,企业才能对症下药,优化海外并购交易过程,避开海外并购中的风险,对企业进行合理整合,提升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本文将海外并购分为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