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对脂肪变性肝细胞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634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不同干预时间的尿酸(uric acid,UA)对细胞因脂肪变性造成的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可能存在的抗氧化和促氧化作用,探索UA在抗氧化和促氧化过程中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用0.1、0.2、0.3和0.4 mmol/L的OA干预L-02正常细胞24 h,检测细胞活力和胞内TG含量找出最适造模浓度。在模型基础上用5、10、20和30 mg/d L UA分别干预24、48、72和96 h,并以正常细胞和模型细胞作为对照。依照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ROS荧光强度、胞浆总SOD活力、还原型GSH含量、MDA含量及用Western blot、RT-q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OD1和γ-GCLC表达水平,同时依照相应试剂盒说明检测细胞AST、ALT和凋亡水平以及线粒体SDH、CCO和ATP合酶活力和8-OHdG水平,最后在电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及线粒体形态。结果:1.0.3 mmol/L OA组在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中TG含量最高,所以选择0.3 mmol/L OA作为最佳造模浓度。2.5和10 mg/d L组细胞ROS强度、MDA含量、总SOD活力较模型组降低(P<0.05),GSH含量增加(P<0.05)。3.干预48 h,5、10和30 mg/d L SOD1m 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5 mg/dL组在24和48 h SOD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10 mg/d L组则在72和96 h时高于模型组(P<0.05);5和10 mg/d L组γ-GCLCmRNA水平在24和48 h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5 mg/d L组在72 h时高于模型组(P<0.05);10 mg/d L组在48、72和96 h时γ-GCLC蛋白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4.相比模型组,5 mg/d L组ALT活力明显降低(P<0.05);5和10mg/dL组的凋亡率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5.5和10 mg/d L浓度的UA减少了脂肪变性细胞的8-OH-dG含量。6.5和10 mg/d L的UA都可使脂肪变性肝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其中10 mg/d L组TG脂滴已观察不到。结论:5和10 mg/dL的UA浓度可能对脂肪变性细胞有保护作用,其原因很有可能是UA的抗氧化能力,而30 mg/d L组在24 h的干预下对细胞可能也有一定保护作用,而超过这个干预时间,尤其是在72 h及以后表现出了促进氧化应激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为学习借鉴外地农业电子商务管理和运营的先进理念、成功做法,推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农业电子商务再上一个新台阶,高淳区农业局组织相关人员赴浙江省临安市、桐庐县、丽水市
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以英语写作自己的部落故事,展现了当代印第安人在白人社会的生存遭遇与抗争。美国印第安保留地制度背后是明显的司法不公、种族歧视以及由此造成的印第安
介绍了基于LoRa无线传感网络搭建温室测控平台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该平台充分利用LoRa无线传感网络的广覆盖、大连接和低功耗的特点,适应各类温室的全部自动化设备联网需
为了建立海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快速检测技术, 本文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海水中的七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电子鼻可以识别海水中的挥发性七氯
期刊
探究在口腔疾病患者治疗中运用预防医学具有的临床效果。采取患者比较的方式,验证预防医学具有的临床效果,选择荆楚理工学院110例口腔患者成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方式
目的:菟丝子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菟丝子为原料,以水为溶媒提取,以物理方法固液分离、浓缩、干燥、颗粒成型等现代生产工艺而制成的新型中药颗粒剂。目前对于菟丝子药材饮片的研究较多,但是对菟丝子配方颗粒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建立菟丝子配方颗粒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全面分析菟丝子配方颗粒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考察菟丝子配方颗粒的质量均一性和一致性,为统一菟丝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考察生产厂家的质量控
果园以多年生果树为基础,构成果园的生物群落,其生态环境较大田稳定。天敌是影响害虫种群和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也是果园安全生产中对害虫进行生态控制的主要因子。果园是一
本概述了Mach-Zehnder干涉型光纤水听器两种不同的相位载波调制(PGC)原理,着重分析了在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实现相位载波的信号解调技术中伴生调幅的影响及解决办法,指出采用直接调制光源实现相
彼得斯认为惩罚有三个标准:一是有意地施以痛苦;二是由处于权威者施以;三是惩罚必须是受罚者因破坏规则而接受的后果。他强调,惩罚的“正当性”主要在于维持正常的教育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