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利用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已经成为光催化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但由于TiO2有较大的禁带宽度(3.2eV),需要在紫外光的条件下被激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TiO2的应用。而BiVO4作为一种非TiO2基的半导体光催化剂,禁带宽度较窄,为2.4eV(单斜相),能在可见光区响应,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BiVO4光催化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将会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在环境净化和新能源开发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由于BiVO4光催化活性与物质的晶型、形貌尺寸、结晶度等有关系,因此,关键是去寻求一种适当的制备方法来实现纳米晶体的可控合成,从而改善其光催化性能。BiVO4主要有白钨矿型四方相结构、锆石型四方相结构和白钨矿型单斜相结构3种晶体结构。其中,单斜白钨矿型BiVO4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效果是最好的,远大于其它两种晶型。本文主要通过微波水热法控制合成了几种不同形貌的BiVO4光催化剂,并研究这些不同形貌的BiVO4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效果。实验结果如下:(1)以Bi(NO3)3、NH4VO3为原料,在pH为5时,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BiVO4微球,分析了不同煅烧温度对晶型和形貌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BiVO4晶型与其光催化性能的关系。以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为模型反应,研究BiVO4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VO4微球是四方相结构,球的直径在1-4μm之间,将其在500C煅烧后发生晶型转变,600C煅烧可得到纯单斜相BiVO4微球,且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而且,不同晶型的BiVO4影响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2)采用微波水热法,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通过调节pH值,制备了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四方相BiVO4微球,并对600C煅烧后的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球直径为1-4μm,改变pH值对BiVO4的晶型无影响,而只是影响其表面微观结构。样品(pH=11)经煅烧后,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最好,为94.7%。另外,我们对微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分析。(3)采用微波水热法,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制备了形貌可控的BiVO4光催化剂。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添加剂,成功制备了纳米棒自组装的BiVO4中空微球。随着EDTA量的增加,中空微球结构则转变为新型的纳米笼结构。这一形貌演变过程表明,EDTA的量对控制晶体的形貌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通过一系列的时间和温度实验,我们对中空微球和纳米笼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4)添加吐温-80(Tween-80)作为模板剂,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十面体状的单斜相钒酸铋光催化剂。讨论了不同水热温度对产物晶型和形貌的影响。另外,以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为模型反应,在适量双氧水存在的条件下,对不同水热温度所制备的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估。适量双氧水能促进BiVO4样品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的效率,水热温度影响样品的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