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武陵山区的扶贫已经拉开序幕,然而在扶贫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所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将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入手,以湖南省古丈县田家洞村为例,讨论当地的水资源、植被和产业结构与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作为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体的传统生计与当地生态环境的高度适应性,以此来反思此前该地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利弊得失。 田家洞土家族传统生计的特征是畜牧业与经济林发展并重,辅以少量的旱地粮食作物生产。这种传统生计很好地适应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异性,畜牧业和经济林的发展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有极好的扶贫功效,更重要的是它无需消耗当地本就不多的水资源,有利于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当地的扶贫政策,忽视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特异性,偏离了当地土家族人的传统生计,抛弃了当地固有的产业优势,不恰当地进行扶贫,对环境造成了伤害,也没有达到扶贫的效果。 从植被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在汉族文化与土家族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土家族文化是被动接受影响的一方。正是这种文化上的态势,土家族原有的文化往往是被忽略的一方,其合理性也在汉族文化的辗压之下失去原有的地位。不管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推广水稻种植,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面积种植马尾松,抑或是当下推行的烟叶种植,造成的植被变迁,看似是植被格局的转换,实际上是土家族文化的没落带来的副产品,是我们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忽视土家族原有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当地缺水的状况虽然是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更为重要的是人为造成的。当初为了扶贫,政府不遗余力,投入巨资,如接龙渠工程耗资超过千万,然而到了干旱时节,缺水仍然不可避免。前一阶段的扶贫中,我们想把山地改为可耕的水田的初衷并没有实现,荒芜的水田逐渐变成了烟叶地,原本相对肥沃的山洼低地长的却是玉米。通过修渠种植水稻,通过水稻把田家洞改造成鱼米之乡,这是当初扶贫时的逻辑,也正是这个逻辑如今成了当地发家致富的障碍。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耗光了当地人的精力和财力,包括宝贵的时间,已经修成的水渠没有把当地变成鱼米之乡,反而大大增加了水源的蒸发面积,缺水的矛盾更加突出。 通过田家洞的扶贫,我们可以知道:要想消除扶贫开发中的生态隐忧,我们可以采取的策略之一就是走生态扶贫的道路。要走生态扶贫的道路,首先必须审查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发现其特异性,以保障我们的扶贫行为更有针对性,以保障我们的扶贫行为不致脱离当地实际。其次,要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尊重当地人的文化习惯,让当地人尽可能地从事他们擅长的事情。文化是有惯性的,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已有的文化习惯,那么我们的扶贫将会易于接受,将会节约成本,还能够减少阻力。再次,要充分地重视当地传统生计中的合理成分,并加以有效利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有效地维护生态安全。最后,生态扶贫应当是一种综合的扶贫办法,我们提倡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但是在采用和引进科学技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调查与评估,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监测与反思,对于外来物种的引入更是要慎之又慎。总之,在消除扶贫开发这个问题上,我们能够采取的策略之一就是生态扶贫,所要走的道路是生态扶贫的道路,生态安全应当是扶贫开发活动的底线之一,任何破坏生态安全的扶贫开发都不是生态扶贫,更不可能是成功的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