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应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人口红利等比较优势,通过参与加工、组装等生产环节,逐渐融入了全球经济。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也显著提升。但是,伴随着环境恶化,人口红利式微,以往的高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因此,我国目前急需探索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更具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是经济发展重要的力量之源。党的十八大就已明确提出,用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替代传统的劳动力和资源驱动型经济发展战略。在此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各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文件,其中2016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指导创新驱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系列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和企业加大研发投资下,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实际研发过程中,发明专利占比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外国技术仍有较强的依赖性,核心技术需从外部引进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但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愈发迅猛,有学者指出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手段,来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但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究竟是提升了还是降低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待于实证的检验。本文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其中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接着本文介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技术创新理论。并通过建立数理模型,采用逆向归纳的方法,进行两阶段动态序贯博弈,从数理角度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转移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母国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才可以保证正的技术转移,否则将不会使母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反而会增加母国企业的成本,甚至会造成母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下降。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研究投资比例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发现技术转移对所有权比例一阶导数为正,表明技术转移程度随母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东道国企业所有权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实证检验阶段,本文利用2007-2015年上市公司微观层面数据,选择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因果效应。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具体来说,实施对外直接投资会使企业专利申请量提高13.5%。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具体投资方式加以区分,分别又验证了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为绿地投资时,可使企业专利申请量增加26.6%,而对外直接投资为并购投资时,则会使企业专利申请量降低22.9%。这说明两种投资方式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确实有显著差异,绿地投资会产生正的逆向技术溢出,但并购投资反而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除对外直接投资可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回归方程中的其他控制变量也表现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其中企业劳动生产率、员工规模、利润率、政府补贴和研发变量均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从国家和企业两方面对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国家层面,第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宏观政策支持;第二,为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政策支持;第三,提高研发、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企业层面,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取适当的投资方式,并且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