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5年云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2.综合评估结直肠癌骨转移、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Events,SREs)的特点,评价相关血液学指标的预后价值,提出一定的见解,为后期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使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案借阅检索系统,收集2000年01月0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住院的结直肠癌骨转移病例,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筛除资料不全病例,收集病例203例。包括一般情况资料、相关血液学指标,以及骨转移、SREs的相关资料,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本研究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进行生存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收集结直肠癌骨转移病例203例,其中男女比例1.5:1,平均年龄57.43岁,初诊时Ⅲ期、Ⅳ期共150例(占73.9%)。原发部位以直肠肿瘤最为多见,主要的病理类型为腺癌。初诊时即发生骨转移的有34例(14.8%),初诊到发生骨转移的平均时间时21.91个月。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脊柱145例(71.4%),其中单发骨转移49例(24.1%),多发骨转移154例(75.9%)。合并肝脏转移91例(45.3%)、合并肺转移98例(48.8%)。有121例患者(56.61%)发生SREs,从确诊结直肠癌发生骨转移到发生SREs的平均时间是0.39个月,包括需放射或手术治疗的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原发部位为直肠、初诊即发生骨转移、骨转移数目>1个、合并肺转移以及LDH≥150的患者发生SREs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红细胞计数初诊时高于骨转移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CEA、CA-125、CA-199均为骨转移时高于初诊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白蛋白在初诊时即出现骨转移的患者低于初诊时未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初诊时低分化癌骨转移的患者较其他分化程度初诊时无骨转移的患者多,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患者平均总生存期26.78个月,发生骨转移后的平均总生存期4.80个月,骨转移到发生SREs的平均时间为0.39个月,发生SREs后的平均总生存期3.89个月。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学低中分化以下、初诊为骨转移、不发生SREs、合并肝脏转移、CEA≥100、CA-724≥100、AST≥50、LDH<150为其总生存的预后.因素。其中临床分期、初诊为骨转移、不发生SREs是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本研究中以直肠原发肿瘤骨转移率高,对于直肠癌患者需定期监测骨转移。骨转移部位以脊柱最为多见,以多发性骨转移多见,同时合并肺转移的患者较合并肝转移的患者多见。血液学指标LDH、ALP、CEA、CA-125、CA-199检测在骨转移时明显高于初诊时,可以辅助监测病情变化。原发部位为直肠、初诊即发生骨转移、骨转移数目>1个、合并肺转移以及LDH≥150的患者发生SREs的比例较高,可以作为预防及监测骨转移的相关指标。同时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白蛋白下降)发生骨转移率高及预后差,生存时间缩短。临床分期、初诊为骨转移、不发生SREs是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对于结直肠癌骨转移的生存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