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是文学世界中永恒的话题。现代社会日新月异,这不仅给人们获得自由带来了机会,还带来了挑战。存在主义以关注人类的生存体验以及存在主观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极大程度上展现了世界的荒诞性以及人类存在的虚无感。存在主义哲学怀疑并且否定资本主义世界既定的价值体系,存在主义者眼中,世界是荒诞,人生并无意义。存在主义者鼓励人们勇敢地做出选择以获得个体自由。存在主义体系分支众多,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存在主义思想影响了东西方各国作家的创作。毛姆是西方作家中受存在主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钱钟书则是东方作家中受存在主义影响的重要代表人物。毛姆是英国伟大的作家,其中《人性枷锁》被视为他的经典代表作。中国伟大作家钱钟书凭借《围城》一书深得民心。两个作家的创作虽然处于不同国度但都收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但是很少有学者引用存在主义哲学分析两位作家的创作。本文学将对比《人性的枷锁》以及《围城》,通过两部作品中主人公面对艰苦人生的不同选择,展现了人们对于追求自由的渴望以及追求自由过程中的困境。该对比研究将围绕存在主义三个基本原则(“世界荒诞”,“存在先于本质”,“人生而自由”)展开分析。第一部分,根据“世界荒诞”概念对比分析两部作品在展现荒诞世界的异同。两部作品都从外部环境以及人性的弱点两个方面表现了世界的荒诞以及人生的虚无。第二部分,根据“存在先于本质”概念分析两部作品在展现人生困境方面的异同。第三部分,根据“人生而自由”这一概念分析菲利普与方鸿渐面对困境做出不同选择而造成不同人生结局的原因。两部作品的对比研究在学术研究及生活指导方面都显示了一定意义。一方面,该研究对探究两部作品的创作及主题表达提供了新的视角。另一方面,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两部作品中所展现的人类生存困境,而且更加理解自由选择以及主动承担责任对获得人生幸福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