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市场尤其股票市场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能够提前反映经济周期的变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各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日益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逐渐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这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随后外汇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开放和股份制改革等举措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我国股票市场虽然历史不长,但是成长迅速,在这场全球化浪潮中,与世界各国股票市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一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美股出现了多达17%的跌幅调整,同期我国上证指数调整幅度也随之扩大,当大洋彼岸传来贝尔斯登事件后,国内A股市场更是应声而倒。首先,如果联动性显著存在,那么就等于否定了资产配置理论的有效性,全球化分散投资策略的效果被极大的削弱,这将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有重大影响;其次,联动性意味着国外的冲击会传导到国内,加大了我国股票市场乃至整个经济运行的风险,对我国经济政策制定者而言,联动性的存在对他们提出了挑战,他们必须更加关注国际市场的波动,建立预警机制,从而机动的制定政策稳定国内市场。因此为了提高股票市场效率,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稳定发展,规避由于与外部市场联动而带来的风险,有必要对国内外股票市场联动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究竟联动性是否存在?如何联动?
本文研究对象为国内外几大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市场,通过分析其股票价格指数:上证综指、深圳成份指数、道琼斯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日经225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将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各股票市场间的联动关系。实证分析是本文的根本出发点,将使用大量的实证技术对我国国内及国外股票市场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方法包括:简单相关参数、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AR脉冲响应分析等等,从而使得本文的结论变得更加清晰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