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妊娠20周后新发高血压和蛋白尿,可伴有其他系统疾病表现。目前子痫前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其发病主要可能与滋养细胞浸润不足导致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有关。机制其他可能的包括:血管内皮受损、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营养缺乏、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等。子痫前期的主要病理表现为胎盘滋养细胞侵入子宫内膜过浅,同时发生子宫螺旋动脉生理性“血管重铸”障碍、绒毛面积减小、密度降低等改变,其中生理性“血管重铸”障碍被称为子痫前期的特征性病理改变。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 RNA,lncRNA)是指转录本长度超过200核苷酸数(nucleotide,nt)的RNA分子。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ncRNA与许多生命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已有研究发现lncRNA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相对正常对照组出现异常表达,并影响滋养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等功能。我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中收集2015年5月一 2016年1月南方医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9例重症早发子痫前期(early-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EOSPE)及32例正常对照组胎盘组织样本进行第二代测序,测序结果显示lncRNA INHBA-AS1(INHBA antisense RNA 1)在重症早发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相对正常对照组高表达。进一步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3月南方医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20例子痫前期和20例正常对照组胎盘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同样显示lncRNAINHBA-AS1在子痫前期中表达显著上调。接着在滋养细胞系HTR-8/SVneo中研究lncRNA INHBA-AS1的生物学功能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提示过表达lncRNA INHBA-AS1后,细胞的侵袭、迁移受到抑制。反之,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lncRNA INHBA-AS1后,则促进了细胞的侵袭、迁移。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核质分离实验我们发现lncRNA INHBA-AS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接下来我们通过RNA-pulldown实验对lncRNAINHBA-AS1结合的蛋白进行质谱分析,GO-CC结果提示lncRNA INHBA-AS1结合蛋白可能与细胞核复合物相关,进一步验证lncRNA INHBA-AS1位于细胞核。同时与lncRNA结合的特异性蛋白中,存在一些核转录因子,说明其可能影响细胞转录过程。其中转录因子CENPB(centromereprotein B)的革靶基因TRAF1(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1)受lncRNA INHBA-AS1 调控,且RIP实验反向验证了 CENPB与lncRNA INHBA-AS1结合。我们进一步利用CHIP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lncRNA INHBA-AS1结合转录因子CENPB从而影响靶基因TRAF1的转录。同时TRAF1可以影响侵袭/迁移相关通路蛋白MMP2、MMP3、Vimentin。因此我们认为,lncRNA INHBA-AS1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有关,通过抑制滋养细胞侵袭迁移,使之侵入子宫内膜过浅,造成胎盘浅着床,从而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综上所述,lncRNA INHBA-AS1可能成为子痫前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