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五”战争是阿以之间发生的第三次大规模武装战争,以阿拉伯国家惨败、以色列大获全胜而告终。阿拉伯方面的失败,既有以色列方面的因素,美国、苏联也难辞其咎,但其根本原因在于阿拉伯人自身的缺陷。“六五”战争对阿拉伯国家产生深远影响。阿拉伯国家丢失了大片领土,成为阿拉伯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在政治方面,此战直接冲击了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参战国的政治态势。埃及发生了纳赛尔辞职又复职的“戏剧性”转变,但此战失利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在约旦,大量涌入的巴勒斯坦难民与巴解组织的活动,导致约巴冲突发生。在叙利亚,国内政权更迭,阿萨德走上前台。此战对巴勒斯坦人而言更是一场悲剧,巴勒斯坦人丧失了民族家园,或沦为难民,流落他乡,或被迫接受以色列的统治。在军事方面,“六五”战争给埃及、约旦、叙利亚造成了巨大军事破坏。阿拉伯国家军事力量的恢复与建设在吸取“六五”战败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引进性能更加先进的武器,武器数量大大超过了战前规模;军队体制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将士之间关系和谐,他们在与以色列局部的冲突中得到检验,自信心得到恢复,这些正是“十月战争”前期取得胜利的基础。在经济方面,“六五”战争使埃及、约旦、叙利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此战对埃及、约旦的农业、工业、石油、旅游等支柱产业带来严重影响。叙利亚蒙受的损失次之,而对黎巴嫩的影响甚至高于叙利亚。在心理层面,“六五”战争给阿拉伯人带来巨大心理阴影。战败后的阿拉伯国家上下群情激愤,对以色列的仇恨进一步加深。此后,阿拉伯世界逐渐形成了一种“六五”战争是“民族耻辱”的意识,发誓要报仇雪恨。“六五”战争后,阿拉伯国家对外关系进行了调整。埃及开始调整与大国的关系,约旦、叙利亚对外关系也发生一些变化。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逐渐认识到阿拉伯任何一个国家凭一己之力很难能收复失地,阿拉伯国家必须团结起来,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展现出合作的局面。“六五”战争对阿拉伯国家最根本性的影响有二:一是阿拉伯人内心燃起了收复失地,洗刷民族耻辱的民族情绪,并走向团结一致备战的道路,这是“十月战争”爆发的背景。二是此战中以色列占领的大片阿拉伯领土、巴勒斯坦难民、耶路撒冷等问题,成为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新的矛盾聚焦点——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