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养老中农村失能老人精神慰藉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大事,伴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地变弱。与此同时,机构养老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下,众多老年人选择进入养老机构安享晚年,给我国的养老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这其中,失能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因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性,给机构的照料提出了新的课题。而农村失能老人又因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远低于城市失能老人,所以这一群体的机构养老情况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通过对A县D养老机构的走访调查,立足于D养老机构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查,运用访谈、观察等方法,全方位、多角度认识和了解D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情况。在搜集的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位较为典型的农村失能老人开展个案工作,针对该老人的实际需求,对老人进行一系列的精神慰藉服务,力求达到改善失能老人生存现状的目的。在服务初期,收集个案相关信息,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在评估需求及目标后,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进行具体的介入,帮助服务对象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鼓励其参与娱乐活动,实现老人与亲人的情感互动。最后达成满足服务对象精神慰藉的需求的服务目标,并对服务对象的改变进行评估。本研究主张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个案工作等专业的方法,探讨个案工作介入农村失能老人精神慰藉问题的可行性,促进对失能老人照顾理念和方法的革新。最后对提高机构养老的农村失能老人精神慰藉服务水平给出一定的建议,以促进现有养老机构中照顾方式的改进和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人地生克万世,关系塑造乾坤,网络联结彼此,生活之光永存。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研究为重点,人地要素具有动态耦合性。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想在西方地理学界的崛起,关系思维成为理解
<正> 我国诱变育种从五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有近60年的历史。其中水稻、小麦诱变育种的成效最为显著。据报道,到2002年已经在小麦上育成166个新品种和上千个种质资源。诱变因
会议
根据工作经验,指出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3>中有关支墩设置条件的规定只适用于刚性接口的给水管道这一局限性,并对柔性接口给水管道的支墩设置提出了建议.
在花年毛竹纯林进行1 a覆盖-1 a套种竹荪轮作等经营模式试验,研究毛竹林覆盖后套种竹荪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修复作用。结果表明:(1)1 a覆盖-1 a套种竹荪轮作模式的2 a净收入
在手游不断崛起的环境中,用户研究和心理学效应在优化玩家体验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超限效应理论及其在游戏中的应用案例,为大家提供了一点洞察和建议。
硅橡胶是典型的非极性材料,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优良的加工性能和良好的电绝缘性;耐臭氧、耐辐射、耐腐蚀的性能均十分优越;活性很低、不易燃烧且
<正>通过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的分选和检测可以反映肿瘤的迁移及侵袭进程,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1-6]。鉴于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专注于对肿瘤细胞的特异
针对传统飞行状态识别需要参数多、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HUMS数据采集的飞行状态精简识别方法。该方法仅需旋翼转速、指示空速、总距角度、航向变化率、高度、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