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大学治理结构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治理结构属于行政主导型,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政学分开、科学管理等现代大学治理的本质特征尚未实现,其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行政权力与学校自治性权力失衡,大学依附政府,独立性不足;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从微观层面来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委书记与校长的权责界定不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校、院、系权责不对等;人事管理制度相对落后等。在全球信息化和科技革命的浪潮下,教育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学面临的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相对于传统大学,现代大学组织结构异常复杂。它必须尽力满足政府、社会、市场、大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群体的有关需求,充分体现各类相关利益群体的价值。如何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以平衡各种社会力量,体现各种社会利益,充分发挥大学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目前,研究的视角主要是哲学、政治学、行政学和经济学。论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新公共管理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对大学治理结构进行理性思考,以便拓展大学治理研究的新视野,提出构建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新思路。论文通过比较英美发达国家大学治理结构的经验,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大学的传统治理结构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分析;并根据大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逻辑对我国未来大学治理结构进行了重构。在宏观层面上,调整政府的角色,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提高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重构政府、大学、社会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共生共荣的关系框架。而微观层次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则要完善大学内部权责划分的制约机制;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实行院级参与型的治理模式;发挥新权力主体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建构合理、完善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制度等。
其他文献
本实验采用提拉法,在中频感应加热单晶炉内,进行了不同生长方向蓝宝石晶体的生长工作,分别取[11-20]和[0001]生长的晶体c面(0001)的晶片。通过应力仪、显微观测和X射线衍射等方式
介绍一起抽头式多变比电流互感器备用抽头因受潮引起误短封引发相关继电保护装置测量异常告警的情况,针对运维单位备用抽头处理方法不能明确的问题,依据电流互感器的理论基础
本文提出了一种两套晶格嵌套的全新纯二维嵌套复式周期光子晶体结构,并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外周期结构调制禁带位置,内周期的细微结构通过填充率的改变和结构的周期效应调制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