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抗虫杂交棉生育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Rain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1-201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园进行。以转双价(Bt+CPTi)抗虫基因杂交棉荃银2号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密度水平:1.5万株·hm~(-2)(M1),1.8万株·hm~(-2)(M2),2.1万株·hm~(-2)(M3),2.4万株·hm~(-2)(M4),2.7万株·hm~(-2)(M5),研究密度对转双价(Bt+CPTi)抗虫基因杂交棉群体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主要群体生育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艺性状的变化密度对棉花农艺性状的
其他文献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以叶片为主要收获对象,烟叶品质极易受到外界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影响。类钙调神经素B亚基蛋白CBL(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和互作蛋白激酶CIPK(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形成的信号通路参与植物细胞对多种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因此,充分解析和利用烟草中的CBL-CIPK调控网络,有助于明确烟草在胁迫
于2007-2009年试验在河南温县、兰考两试验基点,以两个具有高产潜力的超高产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施氮0、90、180、270和360 kg N/ha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高产冬小麦群体动态、花后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幼穗发育进程、碳氮代谢、籽粒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小麦分蘖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