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6年来,随着洱海流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己逐渐成为洱海流域较大的优势资源之一。然而,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数量,新建了许多饭店宾馆等住宅用地,占用了大量的水田;为了改善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许多公路和旅游景点,占用了许多良田等等,由于旅游规划与发展速度不一致,对洱海流域的生态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在对洱海流域相关资料文献的分析研究和大量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空间信息技术,分析洱海流域近16年的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发展趋势,探讨洱海流域土地的空间布局与生态安全的关系,为维护洱海流域的生态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技术支撑。
论文以1990TM和2006ASTER二期遥感影像为基础资料,利用研究区1:50000地形图、DEM图等基础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3、ERDAS9.0和Arcinfo9.0支持下,解译得到1990年、2006年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并分析了16年来流域的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及转移情况、土地利用和坡度的相关性分析。通过Fragstate3.3景观指数分析软件,分别在斑块类型水平(class-level)和景观水平(landscape-level)上选取相应的景观格局分析指数,对研究区景观的特征、斑块组成结构及动态、斑块形状及动态、景观异质性及动态进行分析,并运用重心模型对洱海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心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近16年来,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不大,但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景观指数发生较大变化。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分为平原区土地利用变化(水田转变为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灌木林地、荒草地转变为有林地);流域景观指数发生较大变化,斑块数目不断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增高,空间异质性上升。
(2)由于流域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过程,坡度为0-8°的湖盆平坝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显著。水田面积急剧减少,斑块平均面积也逐渐下降,斑块形状变得更加复杂,景观破碎度增加,景观稳定性逐渐下降;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面积的大幅度增长,斑块的破碎度逐渐增高,形状趋于复杂,空间异质性增大;水域面积略微增长,斑块破碎度增加,形状复杂化。
(3)有林地主要集中在坡度>15°的区域。16年来,灌木林地和荒草地等地块受到保护而逐渐发展成有林地,使有林地面积逐年增加,但景观破碎化程度增高,斑块形状复杂化。
(4)重心模型分析表明:有林地、灌木林地的重心向流域几何中心靠拢,其在流域内的分布越来越均匀,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而水田的重心向北偏移,逐渐远离流域几何重心,裸地、住宅用地等的重心向北偏移,逐渐向几何中心靠拢,这些变化对保护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