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也越来越依赖于各种科技产物。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是我国各阶段教育的主流模式,该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自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以来,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小学教育主体在认知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小学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不但促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而且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探索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教育主体认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从技术使用角度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教育主体认知的影响,针对认知的正负效应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反思,从理论上丰富了技术使用的哲学理论,对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了一定补充和完善。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选题的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人在研究中的思路和采用的方法。在搜集整理关于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教育主体认知影响研究的研究现状中,笔者发现多媒体技术对认知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不足,因此本文试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教育主体认知影响的机制,以期在此方面展现一种新思路,引发研究者的后续思考。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对教育中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及认知的定义界定,并阐述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教师主体认知产生的影响及影响机制。认知是一种认识过程,包括注意、想象、思维、记忆、语言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本部分主要是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师的注意、感知、思维三个方面的影响及影响机制进行具体说明。第四部分逐步分析多媒体技术对小学生主体认知的影响。根据主体认知的内涵,将分别从注意、想象、思维、记忆四个方面分析多媒体对小学生主体认知的影响。第五部分结合实际工作,对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小学教育主体认知影响进行反思,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本研究发现:第一,多媒体技术影响了小学教师的注意,对小学教师的意向性和集中性均有影响;第二,多媒体技术影响了小学教师的感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感知和教师对课堂情境信息的辨别力;第三,多媒体技术影响了小学教师的思维,强化了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决策能力,提高了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多媒体技术影响了小学生的注意,促使小学生注意的意向性发生改变,提高了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第五,多媒体技术影响了小学生的想象,促使小学生的表象得到较大的丰富,激发了小学生想象的兴趣;第六,多媒体技术影响了小学生的思维,包括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第七,多媒体技术影响了小学生的记忆,不仅提高了小学生记忆的效率,而且发展了小学生的抽象记忆。由于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打基础的黄金阶段,很多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信心、性格等方面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论文认为,多媒体技术最终导致的是教育主体认知结果的变化,这个变化总体上是积极的、向上的,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促进了主体的认知,加快认知速度,增加认知的准确性,扩大认知量,导致人类的总体认知水平在提高,最终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对多媒体技术带来的认知失调等问题也不能忽视,需要在技术价值论的正确指导下,辩证分析多媒体技术与教育主体的关系,努力实现人、技术与世界的和谐共生,体现技术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工具性不断优化技术价值和技术环境,以人文性不断框定技术的发展方向,不致迷失和异化,从而有助于人的生存境界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为小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小学教师以及小学生本人提供理论指导,对多媒体技术的影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服务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