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念珠菌属是一类侵袭性真菌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在人畜生活的环境中广泛存在。白色念珠菌一直被认为是侵入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近年来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等其他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越来越高,克柔念珠菌因具有强大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等特点,其感染率持续上升。研究表明,克柔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产生抗性的机制主要包括药物靶标基因的过表达和/或突变、药物外排泵基因的过表达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608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念珠菌属是一类侵袭性真菌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在人畜生活的环境中广泛存在。白色念珠菌一直被认为是侵入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近年来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等其他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越来越高,克柔念珠菌因具有强大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等特点,其感染率持续上升。研究表明,克柔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产生抗性的机制主要包括药物靶标基因的过表达和/或突变、药物外排泵基因的过表达、生物被膜的形成等。目前,针对于降低和逆转克柔念珠菌耐药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方面,探索天然产物联合抗菌的研究,将为临床安全有效控制念珠菌耐药性问题提供实验数据。本研究采用亚抑菌浓度的伊曲康唑(ITR)人工体外诱导获得耐ITR的克柔念珠菌,利用比浊法、XTT比色法、Sport assay、RT-qPCR和基因测序等实验,分析耐药株与标准株在耐药相关特性方面的差异;药敏实验检测月桂酸单甘油酯(GML)、汉防己甲素(TET)单独及与ITR联用对菌株耐药性的影响;XTT 比色法结合RT-qPCR实验探究GML、TET单独及与ITR联用对菌株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实验发现,以0.0625 μg/mL为初始浓度的ITR诱导获得MIC为2 μg/mL的耐药株ATCC 6258-R;该耐药菌株外排泵基因ABC1、ABC2的表达量与标准株相比极显著上调(P<0.01);ABC1基因出现同义突变(A523C)。GML对耐药株与标准株的MIC均为15.625μg/mL,TET对耐药株与标准株的MIC均为100 μg/mL;GML联合ITR作用于耐药株FIC指数为0.56,表现为相加的作用效果;GML联合TET作用于耐药株的FIC指数为0.52,表现为相加的作用效果;TET联合ITR作用于耐药株的FIC指数为0.28,表现为协同的作用效果。GML、TET单用可在短时间内降低耐药株对ITR的耐药性,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菌株的耐药性又恢复;TET与ITR联用和GML与TET联用均可以降低耐药株的耐药性,其中TET与ITR同时作用和GML与TET同时作用可以逆转菌株的耐药性,将ITR对耐药株的MIC由2 μg/mL降至0.5 μg/mL。GML单用可以抑制耐药株生物被膜的形成,显著下调耐药相关基因ERG11、ABC1、ABC2的表达(P<0.05);TET单用可以抑制耐药株生物被膜的形成、早期生物被膜的黏附,破坏成熟生物被膜的稳定,显著下调ERG11、ABC1、ABC2基因的表达(P<0.05);GML与ITR同时作用可以显著抑制耐药株生物被膜的形成、早期生物被膜的黏附,显著破坏成熟生物被膜的稳定,显著下调ABC1、ABC2基因的表达(P<0.05),但假菌丝生长未被抑制,ERG1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GML与TET同时作用可以显著抑制耐药株生物被膜的形成、早期生物被膜的黏附、假菌丝的生长,显著破坏成熟生物被膜的稳定,显著下调ERG11、ABC2基因的表达(P<0.05),但ABC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TET与ITR同时作用可以显著抑制耐药株生物被膜的形成、早期生物被膜的黏附、假菌丝的生长,显著破坏成熟生物被膜的稳定,显著下调ERG11、ABC1、ABC2基因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人工诱导耐ITR的克柔念珠菌菌株耐药性的产生与外排泵基因ABC1、ABC2的过表达有关。GML与TET联用和TET与ITR联用均可以降低克柔念珠菌对ITR的耐药性。GML与TET同时作用和TET与ITR同时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耐药株生物被膜的形成、早期生物被膜的黏附、假菌丝的生长,破坏成熟生物被膜的稳定,下调靶标基因和外排泵基因的表达,逆转克柔念珠菌对ITR的耐药性。
其他文献
宁夏地方气候干旱、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很适应于酿酒葡萄种植业,目前酿酒葡萄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驱动宁夏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酿酒葡萄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侵袭,因此针对酿酒葡萄病虫害的精准防治已成为保证葡萄高产、稳产的重要一环。基于图像处理的葡萄病虫害识别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等特点,近年来在葡萄病虫害早期防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已有的yoloxs模型进行优化,提
远程带式输送机的托辊部件远离机头且数量众多,而传统的人工巡检或传感器节点监测等方法都有着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已不能满足其监测需求。因此,适用于远程带式输送机的巡检机器人搭载拾音器的智能监测方法被提出,通过非接触式监测的手段采集托辊运行的状态信息。由于实际采集到的托辊声音信号受背景噪声干扰且故障样本数量过少,所以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及故障诊断是很有必要的。针对实际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受背景噪
针对FDM3D打印过程中所产生开裂、堵塞、咬痕、翘曲变形等成型问题展开了热力特性研究,对打印头进行温度场分析,为解释熔丝热特性演变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塑料熔丝的热力基础知识,通过试验数据获取熔丝的合理打印参数,最后进行打印测试,验证使用性能表现,为减少实际应用中FDM3D打印机热力故障提供了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通过研究FDM打印热力特性成型问题,阐述了热力缺陷背后的技术原因并
工业级微滴喷射3D打印技术在精密铸造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的打印中,液滴形态控制与液滴喷射速度控制存在矛盾,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根据超声对流体的作用机制,可以实现一种超声辅助的液滴动操纵方法。随着现代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悬浮技术也在逐渐发展,驻波悬浮作为其中的一种,其通过形成高强度驻波声场,利用声辐射力平衡重力并悬浮目标。其需要反射器建立驻波声场且可操纵性较差,这些缺点大大限制了它的
贫营养细菌广泛存在于贫瘠环境中。目前对于贫营养细菌葡萄糖利用、糖代谢特点及其调控机制尚缺乏报道。本论文以一株分离自荒漠生物结皮中的贫营养细菌枯草芽孢杆菌G1(Bacillus subtilis G1)菌株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G1菌株),对其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菌体生长、葡萄糖和能量代谢特性、糖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及其调控进行研究,以期为阐明贫营养细菌的营养特性提供新的基础研究资料。论文主要研究结果
制造企业车间布局对企业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生产安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以设计者的经验和直觉为主导的车间布局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制造的需求。合理的车间布局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本文以某公司印刷车间为研究对象,为了解决印刷车间布局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以降低该车间物料搬运距离为主要目标,通过车间调研获取相关数据,从印刷车间实际出发,进行该车间布局优化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本文所研究
背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人畜共患致病菌,是世界卫生组织列举的四大食源性病原菌之一,也是唯一能引起人类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的主要病原体,尤其容易感染孕妇、新生儿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能导致局灶性感染、细菌性败血症、脑膜炎以及胎儿感染,甚至引起严重和危及生命的疾病。由于其约20-70%的高病死率以及高度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是继COVID19之后的世界最大杀手。据《2021年全球结核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感染M.tb,其中5-10%的人会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导致150万人死亡,对我国以及世界多个国家造成重大公共威胁。自1890年以来,相继研发了针对不同年龄组的多
肿瘤细胞为了满足快速增殖的需要,往往会改变一些关键的代谢途径。磷酸戊糖途径作为葡萄糖分解代谢的重要分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代谢重编程往往与一些重要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肿瘤蛋白TAp73在很多人类肿瘤中高表达,并表现出促癌基因的特性,它的缺失会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但其中的分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因此,本课题从葡萄糖代谢的角度